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ingyy.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69章 儒教的圣经
  分裂儒家,改造儒家。
  马皇后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道:
  “所以你才想游说宋先生。”
  “以他的学问再加上你的帮助,是有机会拿出一套新思想的。”
  “到时候就可以和现在的主流儒家分庭抗礼。”
  马钰遗憾的道:“是的,可惜宋先生是理学最坚定的支持者。”
  “恐怕这次,我们当不成战友了。”
  不但当不成战友,还十有八九会是敌人。
  马皇后并不关心这个,反而问道:
  “你觉得理学有问题?”
  朱元璋准备在明年重启科举,答题模板就是《朱子集注》。
  如果理学有问题,那这事儿可就大发了,由不得她不重视。
  马钰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关于此事他也是从史书上看到的,所以只能假装不知道。
  他为什么要赶在这个时候朝儒家开刀?
  其实现在并不是动儒家最合适的时机,毕竟一统天下才是首要任务。
  后续各种改造,都可以等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然而形势已经不容他等待下去了。
  一旦朱元璋宣布,《朱子集注》为一切问题的最终解释,再想动儒家和理学就几乎不可能了。
  所以即便目前不合适,他也必须要动手去做。
  至少也要打消朱元璋将《朱子集注》,作为科举唯一模板的念头。
  此时,面对马皇后的询问,马钰郑重的回道:
  “宗教化不是嘴巴说一说就能做到的,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为支撑。”
  “朱熹的很多想法,在事实上为儒家宗教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朱标心中一动,说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马钰心里默默点了个赞:“是的,朱熹有多推崇孔子,从这句话就能看得出来。”
  “他将孔子凌驾于所有先贤之上。”
  “要知道,宋朝之前儒家的圣人是黄帝、周文王、周公等一批先贤。”
  “他们才是华夏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孔子的思想,就是起源于他们。”
  “诸子百家的思想,也皆源于他们。”
  “可是黄帝、周公等先贤,也是其他学派尊崇的先贤,并不是儒家独有的。”
  “宋朝时期的儒生们,就开始打造独属于儒家的神。”
  “孔子的地位就越来越高。”
  “到了朱熹嘴里,一切都是源于孔子,他成了亘古唯一的圣人。”
  “恐怕就算孔子复生,也会羞愧的无地自容吧。”
  “前面说过,宗教需要一个或者一群至高无上的神。”
  “那么朱熹在无形之中,替儒家完成了造神大业,这个神就是孔子。”
  “只要理学还在大兴,只要理学中对孔子的神化不消除,我们就无法阻止儒家宗教化。”
  马皇后的表情变的非常凝重,她是研究过朱熹的学问的,自然知道马钰说的都是对的。
  朱子集注里,到处都充斥着对孔子的赞美。
  以前她还没觉得如何,孔子确实很伟大,赞美他歌颂他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现在她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连她都受到影响,认为孔子是最伟大的圣贤,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朱子集注在无形中,充当了儒家圣经的角色。
  自幼就熟读朱熹著作的人,都会成为孔子的信徒。
  到了此时,她终于完全理解了马钰的话,儒家确实在宗教化。
  她也理解了,他为何要分裂儒家,改造儒家。
  不过她依然有疑惑:“心学如何?”
  马钰说道:“心学自有其长处,其也向来反对神化孔子。”
  “尤其是陆九渊那句: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更可谓是振聋发聩。”
  “我家长辈皆以为,仅凭此一言,陆九渊可封圣矣。”
  朱熹认为应该多读书修六艺,用六艺来陶冶情操,如此才能成为君子。
  陆九渊持不同意见,读书是需要成本的,普通人书都读不起,更遑论修六艺了。
  难道那些不能读书,不能修六艺的普通人,就不能当君子了吗?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让更多普通人,也有机会成为君子。
  要降低成为君子的门槛。
  于是才有了这句话,就算我不识一个字,也要让我堂堂正正的做个人。
  这是何等的大胸怀大关怀。
  即便是在前世,马钰每每读到这句话,都会感到心潮澎湃。
  马皇后就更加疑惑:“既如此,为何你家长辈不利用心学反击呢?”
  马钰叹道:“因为心学也有缺陷。”
  “他们过于强调内心而轻物质,不适合作为治国之学。”
  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社会的外在需要秩序来规范,需要礼法来包装。
  过于强调内心而忽略外在的学说,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的。
  比如王阳明,他将心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他刚死不久,他的学问就被后人给弄的不堪入目了。
  李贽这个心学大家,须发都白了,还流连于青楼。
  美其名曰,吾心即宇宙,我等心学门徒就要率性而为。
  不管他是不是伪君子,天下人若都和他学,那还不乱套了?
  很显然,这样的学问只能作为学问,不能用来治世。
  马皇后失望不已,目前唯一能和理学对抗的就是心学,既然心学不行那就只能自己开创了。
  可是,开创一门能压倒理学的学问,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马钰:
  “你有几分把握能成功?”
  马钰心下狂喜,终于说服马皇后了,只要她支持,就有说服朱元璋的机会。
  就算说服不了朱元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
  更何况,还有标哥呢。
  朱元璋也是‘古人’,他有守旧的一面。
  小农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扭转的。
  马钰也从来没想过,在朱元璋时代就将一切都完成。
  他现在做的,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为后续打基础。
  看起来他说了很多,但仔细想想就能发现,他从未和朱元璋说过超越时代的东西。
  即便是讲解生产力,也只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没有提出未来该怎么做。
  就是怕把朱元璋给吓到了。
  标哥才是新生代,想改变世界真正要指望的是他。
  等他继位,才是大刀阔斧改变的时候。
  如果朱标也不行,那就放在第三代。
  以劳资的身份地位,争夺一下第三代的教育权没问题吧?
  别忘了还有小组织,等那些人长大步入朝堂,自己就不是一个人了。
  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至少不能再让理学成为官方唯一版本。
  “之前我就和您说过,我家长辈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一直觉得,朱熹对孔子的神化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会让儒学逐渐失去本质,会给世俗化的华夏文明,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那时候他们就在考虑,要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对儒学、佛学以及其他学派,发展过程的解析。”
  “他们找到了思路,并且拿出了一些框架。”
  “只是可惜,全都销毁在战火里了。”
  “不过我还能记得一些。”
  “只要找到一位大学者,再结合我的记忆,当有五成把握推出一套新学说与理学对抗。”
  马皇后表情轻松了一些。
  五成把握,已经非常高了。
  她对马钰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
  那一节节课程已经证明了,在学问这一块,马钰家族是真的有点无所不能。
  他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能拿出一些真东西出来。
  她也没有追问,马钰都掌握了些什么。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她虽然读过理学著作,但理解并不深。
  马钰说了她也不一定能听懂。
  当然,最主要的是,马钰一直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等将来真的动手改造儒家的时候,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去哪找到一位符合要求的大学者。
  一想到这里,马皇后就头疼不已。
  朱标也开始犯愁,现在的读书人非理即心。
  有这个能力的人,都是个学派的大家,想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学问,几乎不可能。
  没这个能力的,他们就算想参与,也做不到啊。
  现在的情况就尬住了,有能力的用不动,能用的动的没能力。
  这时马皇后像似想到了什么,看向马钰问道:
  “你家长辈曾点评过天下英雄,可曾说过有谁能担此重任?”
  马钰点点头,说道:“有一个,但我觉得还是先让陛下去找,如果他找不到我再将这个人说出来。”
  这件事情全是他在说,如果最后的人选也是他提出的,换成谁都不会放心。
  先让朱元璋去找,能找到那更好,找不到再将这个人选说出来,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马皇后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失笑道:
  “你啊,有时候很聪明,但有时候又很糊涂。”
  “这么大的事情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理学也是几代人接力才完善的。”
  “想在儒学里另开一派,即便有你提供的思路,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
  “陛下会寻找一些合适的人参与,你提供的那个人选也加入进来。”
  “让他们自己各凭本事,谁能折服其他人,谁就是主导者。”
  马钰一排脑门:“哎呀,您看我,真的糊涂了。”
  朱标在一旁催促道:“表弟快说,是何等人才,竟能得你家长辈如此器重。”
  在他们心里,马钰背后的长辈们,堪称是一座座望不到顶的大山。
  他们都如此器重,认为可以自创一派的人才,又该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马钰没有再犹豫,当即就说道:
  “此人出身医学世家,十四岁削发为僧,却在不久之后拜入席应真真人门下学习。”
  马皇后惊讶的道:“子阳子真人?”
  席应真是元末明初道家的代表性人物,学识渊博。
  精通易经、史学,通晓阴阳术数、兵略、占候诸学。
  马皇后知道他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一个和尚竟然拜道士为师。
  马钰颔首道:“是的,十余年前我家一位长辈路过苏州,想要拜访席真人。”
  “只是因为战乱未能见到他本人。”
  “但在白鹤观,见到了一位十余岁的少年沙弥。”
  “道观里见到和尚是一件奇事,我家长辈就了解了一番。”
  “才知道他是席真人的弟子。”
  “在详细了解过他的情况之后,我家长辈给出了评价。”
  “身为僧侣却不礼佛,学道却不敬神,学儒却不尊孔子。”
  “却又摸到了三教之精髓。”
  “若不夭折,将来必为经世之才。”
  马皇后和朱标皆震惊不已,这个评价可是非常之高了。
  “既然他如此大才,你那位长辈为何不调教一番呢?”
  马钰笑道:“席真人的弟子谁敢抢啊。”
  “这是玩笑话,主要是我那位长辈只是路过,加之乱世到来多有不便。”
  “所以也只有遗憾离去。”
  “后来他也几次与我谈及此事,甚至想带我去拜访。”
  “只是可惜……”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没有继续往下说。
  马皇后和朱标自动脑补,马钰所在的家族应是屡次遭到灾祸,当时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去访友。
  这时,朱标问道:“对了,你还没说那人的身份呢。”
  马钰摇摇头,说道:“时间太久名字都都忘了,我也只能想起这些。”
  马皇后接话道:“席真人的弟子还是和尚,有这两条信息就足够了。”
  “派人去苏州打听一下就能知晓。”
  朱标一想也是,和尚拜道士为师本就很显眼,再加上还是席应真的徒弟,就更好找了。
  大不了去问问席应真就可以了。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万里丁

医妾

北枝寒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