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谈不拢,那就打一打嘛
时间是个庸医却自称能包治百病,要李学武说时间不是解药,但解药都藏在时间里。
就像今年的十月一,四九城里少了些许喧闹,秋风带走了很多人记忆中的痛苦。
有好玩的年轻人回来讲,西山的树叶已经黄了,提前为过冬做好准备。
如果人也有大树这样的睿智就好了,也不用遭受太多突然的痛。
终究是要向前看的,就算过去的日子里有太多苦难,那也只是过去的苦难。
如果听说哪里有文艺汇演,或者夜里有电影公放,市民必然会携家带口的去观赏一番。
今年的国庆节别有一番乐趣,源自于已经独立规划建设的亮马河生态工业区。
不少喜欢听匣子音的市民知道,原来的红星轧钢厂晋级成为了红星钢铁集团。
由红星钢铁集团圈地建设的亮马河生态区整整建设两年了,还没有完工。
京城市不少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生态区的工程建设,所以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
再加上联合工业广播电台的覆盖宣传,几次大型汇演和展销会的举办,让这座生态城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总投资超过了三千万,红星厂创造出了集团的神话,并且正在延续这个神话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少东城市民已经渐渐地开始接触生态城的生活和工业环境。
有些市民更是盯着这边的活动,但凡有展销会,或者是工业展览、文艺汇演等等,必然是要找关系或者机会来参加的。
这里能买到一些紧俏的物资,看到一些稀奇的玩意和外国人。
正在建设的法国文化展览馆,是很多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来打卡的重要地点。
年轻人的脚步总是轻松的,愉快的,这座古城哪里有新鲜事,他们第一个会知道。
正因为心年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关于生态城的概念也领悟的更多。
往往四九城的市民想要更多地了解生态城,还是通过家里的年轻人科普。
更整洁的马路,更现代化的城市公园,更奇特的生态办公配置,以及游玩形式。
秋天了,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亮马河生态区段河道整治工程完美收工。
同时开启的,还有环生态城水上游乐项目,市民完全可以全家出游,租一条小船,泛舟于宽阔的河面上,看河道两旁种植的鲜绿草。
从码头出发,不远处便能看到红星钢铁集团的马术俱乐部,一些健硕的骏马奔跑在河道沿岸。
久居于四九城的土著不是那么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
但走在生态城的公路上,泛游于河道中,特别能看得出这种变化。
是跨越性的,领先城市进步速度一个时代的特征,从各个细节就能体现的出来。
四九城的亮化工程这几年也在做,但不是很好,这一点看生态城就有所不同了。
为了庆祝十月一日的到来,红星钢铁集团工程总公司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基础亮化工程。
包括河道沿岸、路灯、建筑灯光等等,有赖于独立发电站即将开始运营,在这项工程上,集团并没有吝啬。
白天市民们涌进生态城,看一看园艺荷,逛一逛正在成长的商业街。
夜晚依旧可以进行这些活动,保卫处新招录了一批保卫力量,充分保证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也正是从十月一日这天起,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便成为四九城外唯一的亮点区域。
今年红星钢铁集团依旧准备了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有区别于以往只在内部体育场举办,今年的演出地点设置在了东方红广场之上。
京城的市民不用再托关系走门路,才能跟着进入厂区观看节目。
下午一点钟开始,进入亮马河工业区的主干道便开始封路,只允许保障车辆进入。
再往里进行,东方红广场两边彻底封禁,连自行车都不允许进入,只允许市民步行进入。
宽阔的东方红广场,以及广场对面的宽阔公园、河道游船,以及河对岸,都成为了观赏台。
本来红星钢铁集团在京就有超过三万名职工,连带职工家属,在体育场举办文艺汇演位置都是很紧张的,现在到了东方红广场上也不见轻松。
这个年代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面向普通市民分享文艺演出的实在是不多。
本来就是企业自己的文工团,服务的也只能是职工和家属,凭什么给普通市民看?
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文工团,没见谁经常组织公共文艺演出。
这一次红星钢铁集团真是打了个大大的广告,把企业文化真正地宣传了出去。
文艺汇演演什么?
你不能说大合唱、独唱、快板书、相声这些,因为这是艺术的表达形式。
摆在新成立的文工团面前的是来自集团领导的提问,他们要表演什么。
早有李学武在文工团成立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和讲话支撑,文工团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重点突出红星钢铁集团一线职工的优秀工作成绩和感人事迹,着重渲染集团的创业精神。
组织编辑和导演,将过去一年时间里,发生在集团内部的优秀新闻内容做梳理。
就像秘书长组织文艺座谈会时讲到的,要把发生在集团职工身边的优秀事迹搬上舞台。
同时也要把组织和上面宣贯的精神融入表演内容,紧扣时代发展主题。
所以集团领导看到的节目单也好,宣传处汇报上来的演出计划也罢,都没有“拍马屁”的内容,丝毫不见表扬领导的睿智,更不见吹牛皮。
有的集团领导可能会有意见,怎么所有的节目都这么的“接地气”呢。
就连一些反应时代特色,宣贯精神指示的节目都是以集团职工的角度表演出来的。
这些疑问传到了文工团负责人的耳朵里,文工团团长蒋佩群找到了李学武这里,隐晦地表达了担忧。
李学武听了她的汇报,很淡定地告诉她,什么都不要管,按照演出计划进行准备就是了。
用他的话来说,谁是专业的?
集团领导懂个屁的文艺表演。
当然了,这话蒋佩群听秘书长说了,可她不敢带回去,只能自己理解。
可就是这样蔑视的态度,让她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信心,敢于直面集团领导的质疑。
情况也确实如此,她仔细想想,有哪个集团领导是文艺表演专业出身的?
要论对精神的掌握和主要文艺精髓的控制,他们可能不是最专业的。
但是,红星钢铁集团有专业的,还能专业得过秘书长去?
这份节目单如果没有经过秘书长的审核,节目排演秘书长没有看过,还能出现在领导案头?
所以,蒋佩群第一次认识到了,也学到了秘书长工作的精髓,不要把领导说过的话当圣旨。
他们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表达出来的质疑更有可能是错误的思维。
把领导的话当放屁是不对的,可也不用过分地焦虑和担忧。
做一台汇演,蒋佩群要做的是顶住上面的压力,把信任交给下面的导演和组织人员。
有着秘书长的指示,文艺汇演顺利开幕。
——
“今年的文艺汇演节目有些大胆哦。”
正对着舞台的最好位置,集团各部门负责人、优秀职工代表环绕着领导们就坐。
外围才是普通职工、家属以及市民的围观位置。
观看表演的座位并没有做出限制,李学武一直跟着李怀德,便也就坐在了他的身边。
左右是集团的领导,身后则是各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几个服务人员。
宣传处特别安排了蒋佩群在李主任斜后的位置就座,如果领导有疑问,也方便做出解答。
当她听到李主任捧着节目单讲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可秘书长的一句话却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大胆的不是节目,是职工和群众的诉求。”
李学武微笑着对李怀德说道:“我可是跟文工团的同志讲了,要文艺,也要有批评。”
“他们批评的不到位,职工群众不满意,我就要批评他们了。”
“哈哈哈——”李怀德笑着放下了节目单,看着前面说道:“你把监督工作搬上舞台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学武点点头,看着李怀德认真地说道:“防微杜渐,寓教于乐。”
“嗯,先看看节目效果吧。”
李怀德倒是没有否定他的意图,微不可查地点点头,抬手示意了前方。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李学武对精神脉络和文艺表演的掌握他听着热闹,可说的再热闹也不如看的热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
红星钢铁集团这一次文艺演出可谓是大胆。
面向普通市民,敢做文艺变革,更是在文艺节目中安排了讽刺和批评的内容。
这在形势一片大好,上下歌舞升平的文艺演出环境中是很少见的。
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是歌曲《红星闪耀》,四名男女歌手身着亮眼服装,站在舞台的前面,演唱了这首紧扣集团名称的自编歌曲。
过去三年吸纳了很多优秀文艺工作者,除了演员,还有很多幕后人员。
完全有能力创作歌曲和文艺节目。
舞台宽大,足够伴舞映衬歌曲的辉煌大气,歌手的嗓音嘹亮悦耳,在这个年代的扩音条件下,真的是考验唱功。
文工团把能找到的16台大功率音响布置在了广场的两侧,以确定最好的扩音效果。
至少要保证集团领导和广大职工及家属要听得到,听得好。
“好嘛,歌词写的好,歌曲编的也好。”
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台,李怀德在鼓掌的同时,回头对着宣传处的同志们说道:“演员的歌唱得也好。”
“谢谢李主任的表扬。”蒋佩群脸色都红了几分,激动地回道:“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李怀德只是随意地赞了一句,并没有真要表扬他们的工作,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所在意的是歌曲的质量,歌词的内容。
演员唱的是真好,把歌曲的优秀特质表现了出来,同样也传达了歌词的含义。
写词都是需要核心的,《红星闪耀》的歌词紧扣红星厂这三年的发展变化,取得的优秀成绩。
都说李学武在文工团发了狠话,不允许任何人创作拍马屁型的作品。
原本集团领导们不满意他的这种指示和思想,但现在来看,完全是误会了秘书长嘛。
高端的马屁往往在寻常内容中以反转的形式体现,且更让人接受。
《红星闪耀》夸的是红星厂的发展,提到发展,大家最先要想到谁?
当然是李主任,是他率先提出三产工业改变发展格局,科学技术提升生产力的意见。
是李主任掌握了红星厂以后,调整了发展方向,创造了集团化的神话成绩。
所以红星闪耀,为李主任的正确领导而闪耀。
歌词中句句不提李怀德,句句不离李怀德。
你就说,如何能不让劳苦功高的李主任开怀大笑,连连称赞。
歌曲和歌词还得看怎么理解,在普通职工的眼里,这首夸赞红星厂发展,体现优秀领导的歌曲并不出格,可以说是正确的现实写照。
所以他们对这首歌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反馈上来的掌声自然是很热烈的。
不过大多数人听了也就是听了,没听懂歌词,或者没往深处想,只觉得好听热闹。
所以在掌声响起来的时候也跟着鼓掌,在李怀德这边看来,就是群众们对他的肯定了。
嗯,终于有人理解我的辛苦了——
——
“什么?你还要钱?”
舞台上,小品演员用夸张的动作表达了质疑和气愤,“凭什么,你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没错。”另一个身穿中山装的演员态度倨傲地讲道:“可我不是专门为你服务的,想要进厂上班,你就得表示——”
“表示啊,这你都不懂?”
男演员手指了女演员微微眯了眼睛,质疑道:“你难道真以为凭本事就能进工厂?”
“呵呵——笑话——”
他转过身来,态度不屑地面向观众,讲道:“如果没表示,那你就等着去吧。”
“你——你——”女演员激动地指着他,想要骂出来,却不知道该骂什么。
台下不少人感同身受,虽然明明知道是节目,可还是对那个中山装男人怒目而视。
几万人的现场,除了一些嘈杂,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舞台上,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舞台上那个女同志是很多人的写照,为了找一份工作,不得不“表示表示”。
他们都在期待着舞台上的节目继续,想要看那位女同志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结果当然是正能量的。
红星厂在确定了集团化的发展方向后,将人事变革作为主要突破方向,严查严考严追责。
舞台上恰恰就表现出了这一点,那位中山装干部安排的人员没有考试合格被退档。
而他自己也因为恶行暴露被严肃处理,那位女同志凭借中学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职工录用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通过。
节目定义很明确,就是体现红星厂在人事变革前后的用工形式的变化。
把考核作为评判用工标准,把实力作为进步的门槛,体现了集团人事制度的公平、公正。
如此简单的立意,完全能猜到的反转和结局,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
现场的掌声非常的热烈,最热烈的掌声是在中山装干部被宣布审查的时候,可见职工群众对这一类人是有多么的憎恶。
节目是假的,可事情是真的。
很多人都在想自己当初进厂时的经历,而收了钱的也在想,自己当初多么的糊涂。
警示教育意义有了,人事变革宣传也有了,更让职工们体会到了人事变革的根本意义。
就是这个节目的体现形式,让有些人心里咯噔一下,用文艺来体现批评,那其他形式呢?
红星钢铁集团的纪监工作从秘书长李学武的手里移交到了谷副主任的手里。
现在看来,纪监工作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已经形成,很多人都在掂量这份压力。
李怀德在汇演开始前就在讲,今年的节目内容有些大胆,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
“企业文化宣传做得好啊。”
从现场的反馈来看,李怀德是很满意的,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轻拍李学武放在椅子扶手上的胳膊,轻声叮嘱道:“一定要把好脉,做长期宣传的准备。”
李学武只是点点头,应下了他的要求。
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宣传?
这里就涉及到了对内和对外的问题,一些在企业做宣传管理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点。
对内增强职工自信心,提升集团凝聚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对外拓展品牌形象,为业务、人事、宣传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一次文艺汇演可不仅仅是安排了这一个讽刺和批评的节目,还有相声呢。
对内开刀,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老李看到的便是更高级的内容,是在他的领导下,红星钢铁集团的包容与进步。
平时他做了很多工作,可这些工作无法体现出实际价值来,上面领导怎么看他的工作呢?
现在有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不用汇报给领导,而是让领导从普通群众的口中得知。
你说这种宣传高级不高级?
所以,有讽刺,有批评,李怀德并不恼,反而是赞同李学武对宣传工作掌握的功力。
总而言之,广大群众对这一次的汇演很满意,集团职工和干部们也很满意。
集团领导们就更不用说了,宣传工作还是讲究专业性的,他们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实在也是没想到,节目还可以这样反转。
所以对于机关里传出来的,有人说他们懂个屁的文艺这句话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
文艺汇演当天,在工业展览馆举行的文化展也开幕了。
借着当天的人气,可是没少收门票。
就在群众们积极参与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时,李怀德带着李学武等人登上了前往津门的客船。
我都这么辛苦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一次出行并没有赶上大型客船,而是调了新入航的小型客船。
五百吨,可以容纳40名乘客,速度更快。
李怀德轻易不冒险的,不过他对这条航道以及营城船舶的制造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
更有信心的是,船上可有不少集团领导呢。
要死大家一起死?
除了李怀德和李学武之外,谷维洁、薛直夫、苏维德以及景玉农也在。
集团班子成员很少这样集体出行的,除了没有必要的业务需要外,也要强调安全性。
就像怕死老李想的那样,真要船翻了,一船人都交代在这,集团怎么办。
李学武不知道他的想法,否则非得给他踹下去不可,没有说一上船就想翻船的。
集团班子十一个人,现在出来六个,老李给出的名义是度假,实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鲁迅不是曾经说过嘛,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他是想上了这条船,大家就有了百年的缘分,更加的团结。
只是他不知道,这条船上还有千年的缘分呢。
小船上不适合开茶话会,且看了一下午的节目,大家都很累了。
上了船以后,班子成员各自回了休息室,畜养精神,到了津门还有节目呢。
当然了,不是文艺节目。
此去津门,虽然说是老李为了笼络人心,可也真正有工作意义和目的的。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施工,红星钢铁集团在津门的海滨度假区已经有了雏形。
对外营业还是不行,但供应领导们视察休息还是可以的。
老李出来的时候是在讲,要大家享受难得的假期,可以乘船出海钓鱼。
李学武对他的话没什么想法,他只是在吹牛皮而已。
甭说是钓船了,连法国制造的公务飞机他都不敢坐,第一次乘用机会都给了苏维德。
要说起这一次的旅程,苏维德是十分满意的,甚至都有些骄傲了。
能乘用自己集团的公务飞机前往羊城开会,在会议上也是十分露脸的。
这个问你是咋来的?
坐火车来的,坐船来的,还真有说坐飞机来的,不过是搭民航客机来的,卖了老大的面子。
在同行人的眼里,能坐民航就已经很可以了,多少人是坐绿皮火车来的呢。
苏维德默不作声,直到有人注意到他,问了出来,这才矜持地回了一句:坐我们集团飞机来的。
艹!谁能知道这个哔让他装的有多圆!
面对众人惊讶和羡慕的眼神,以往对李怀德的怨恨都消散了不少。
到底是老同志了,对班子的团结是很看重的,苏维德也暗自得意。
得意什么?
你老李不是牛哄哄,捏着集团的一支笔,在班子内部搞一言堂嘛。
可上面领导要有意见,所以我们来了,你这不是开始讨好我们了吗?
什么?你说没讨好?
不可能,我不信——
苏维德很是确定,李怀德批示,安排他乘坐刚刚交付的公务机前往羊城开会就是在讨好他。
除了这个理由,他想不出第二种可能了。
你再看这一次,李怀德别人没邀请,偏偏带上了他,这又是为什么?
此行的六个人里,只有他是年后进厂的。
换句话说,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与其他人平行对比了?
他有这么想的理由,也有骄傲的资本。
从二月份确定来红星厂以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八个月。
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最初的适应和调整,他在负责的几个项目和分管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
正因为有他的付出,主管部门才有序进行了大部室的变革工作。
虽然在这期间大李和小李摆了他一道,把纪监工作分了出去,可这不也体现出了他的大义?
没有他的宽宏大量,集团内部的团结不是要被破坏了?
再有,质量安全环保部成立以后,组织结构和大部室的框架搭建,不都是他做的工作。
有着纪监监督的工作经验,对于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真就有着一定的优势。
所以,你敢说李怀德不重视他的意见,不领他的情?
这个……还真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
李学武回到休息室刚刚躺下,眼睛还没闭上呢,景玉农走了进来。
“你胆子可真大啊——”
他好笑地看着景副主任,提醒道:“这船这么小,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呢。”
“我可是来谈正经事的,怎么叫你这么一说。”景玉农微微皱眉看了他,道:“好像我是来偷情的似的。”
“嗯,确实是这样。”李学武点点头,故作认真地讲道:“咱们都是正经人嘛。”
景玉农的嘴角扯了扯,这话让她怎么接?
老弟,骗骗外人就算了,咱们自己人也骗啊?
正不正经,你是不知道我啊,还是我不知道你啊?
景玉农之所以无语,是因为她真想来谈正经事的,叫李学武这么一说真不好说了。
你说她强调正经吧,两人又是这个关系,心知肚明。
你说她默认这句调侃吧,好像她真想那个了似的,就有点不正经了。
要不怎么说李学武坏透了呢,一句话把她顶在了墙上,上去也不是,下来也不是。
总不能上上下下吧,那成什么了。
“你就打算没人的时候这么跟我说话吗?”
景玉农瞪了他一眼,就真的坐在了椅子上,没有看他让出来的床边位置。
李学武耍的什么坏心眼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逼着她承认自己来的目的不纯嘛。
“要不我坐起来?”
李学武故意似的装作没听懂她的话,还很幽默地玩了个一语双关。
景玉农翻了个白眼,抱着胳膊迭起右腿,懒得再看他。
“你跟李主任谈什么了,把我们带出来搞一门和气的假团结。”
“你看,这话不是冤枉李主任了嘛。”李学武还是坐了起来,看着她说道:“真叫李主任听了,得多寒心啊,他可是好心好意。”
“啧啧——”听着李学武的反话,景玉农太理解这种阴阳怪气了。
“我还想问你,你最近到底要做什么?”
她微微皱眉,看了窗外一眼,隔着白色窗帘看不真切,可能感受到船舶的晃动。
“你要是对工作交接有不满,完全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为什么非要——”
景玉农没把话说完,可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就是不想李学武来硬的。
别人不了解李学武,她还是知道他脾气的。
吃软不吃硬,李怀德已经确定支持他去钢城主持工作了,可还是有所迟疑和保留。
一边纵容机关里的议论纷纷,肢解他的影响力,是想看看李学武能表现出多少实力。
另一边则畏惧李学武的鱼死网破,表现出一副完全支持他主持辽东工业的态度。
但在表态中又有所收敛,没有明确是全面交接董文学的工作,还是只负责冶金工业。
现在是逼着李学武硬闯,借着他对付班子里不同声音的机会,团结更多的人。
也就是说,李学武要外放,班子里有人不同意,李怀德就要玩人心了。
秘书长要走,他不能留,可也得换取足够多的正治利益吧。
董文学回来,集团的组织生态将迎来重大调整和改变,不就是老李稳定和团结的机会嘛。
只是他也在犹豫和迟疑,按照以往李学武做工作的方式方法,绝对会平稳着陆。
李学武想要负责辽东工业工作,就不会给其他人绊马脚的机会。
现在老李含糊的是,李学武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
你看谷维洁对李学武说过的话,不就是看出了老李的两面三刀嘛。
她是在提醒李学武,小心集团班子成员落井下石。
真到了李学武和董文学青黄不接的情况,也不要怪大家分割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
班子里的蛋糕就这么多,你多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大家是合作,也是竞争的关系。
班子成员里,李学武敢说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除了董文学只有景玉农。
董文学不会背叛他吗?
应该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有着顾家的牵扯呢。
同景玉农呢?
嗯,有点复杂,不好说。
就算景玉农背叛了他,他也不好纠缠什么,更不能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街。
两人的关系本就是不可言说,又有什么理由和条件来约束对方呢?
只有彼此需要的时候,只有互相成就的时候,才是他们互相最信任的时候。
现在李学武可以相信景玉农,因为她需要自己,需要他和董文学在这一次交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力。
集团班子成员都想着两人接不上,出现断层,希望分割这种影响力。
他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两人顺利完成了交接,会产生多大的正面影响?
董文学回来,还能得到他在辽东的支持,这位副主任的权势会进一步得到增持。
而李学武这位秘书长,在全面负责了工业工作以后,就会表现出强大的管理能力。
一年是秘书长,两年有可能是,不到两年,李怀德和其他班子成员就要接受他成为副主任的事实了。
谁站在他们的身边,到时候就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现在,景玉农就依照以往对李学武的了解和接触,选择了站队。
她既然已经选择了站在李学武他们身边,就有理由关心他的每一个动作。
是希望他成功,也是不希望自己失败。
对于她的关心,或者说是担心,李学武十分地理解,也希望做出正面回应。
但是,他的计划太过于冒险,以致于担心景玉农缺乏必要的信心乱了心神和节奏。
所以,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或许是感受到了他沉默背后的危险,景玉农迭着的腿都不由得紧了紧,这是紧张的表现。
“你敲了京城货运站一棒子,想要的可不仅仅是敲山震虎的效果吧?”
她微微眯着眼睛,看着李学武试探着问道:“你想要的绝对不是震慑,而是反击,对吧?”
“你还是想要来硬的,想要在离开前解决所有的后患,想要打断所有试探过来的触手。”
景玉农的语气越说越坚定,态度也严肃了起来,“你想一绝后患,至少打了这一次,能让你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得到充分的时间来掌控辽东。”
“李学武,你不要太疯狂。”
她认真地提醒道:“你还年轻,完全有时间和手段来处理这些问题,也让其他人看到你的努力和诚意。”
“你在急什么?”
不用李学武回答,她能看出李学武目光的坚毅,这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坚定。
她现在真的有点怕了,李学武做起事情来无所顾忌,连李怀德都要肝颤吧。
集团内部或许忽视了李学武的能量,他离开了保卫组这个舒适区,交出了三产工业影响区。
现在他又接受卜清芳担任副秘书长,继续分割他权利的现实。
而其他班子成员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在他“飞升”之日给他来一下。
李学武是这么好威胁的?
在关键时刻,他是敢于亮剑的,更敢做出鱼死网破的动作来。
他太年轻了,就算网破了,也有时间和机会弥补,更有精力和能力重新开始。
红星钢铁集团是他参与并建设起来的,很多人都知道,也认同他的能力。
三年时间,他完全消耗得起,大不了换一个单位重新开始。
可包括李怀德在内的其他班子成员就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
重新开始?
红星钢铁集团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奔跑,慢一点都不行,因为后面有坏人。
所以说,集团离了李学武不行,李学武成长的太快他们又不愿意,矛盾已经出现了。
是李学武和其他成员的矛盾,资源竞争的矛盾。
李怀德当初确定李学武是接班人的举动,就是一种树立靶子的行为。
李学武拿他当锅,他拿李学武当靶子,两人谁都没放过谁,都是坏蛋。
景玉农是很珍惜现在这种形势的,不想李学武搞砸了,所以语气里尽是规劝。
“要不我来讲。”她见李学武仍然没有回复,试探着说道:“我在会上给你顶一顶压力。”
“你能顶住多少?”
李学武第一次正面她的问题,很是认真地问道:“你能帮我顶住几个人的压力?”
“我要确保董副主任顺利回京,我能顺利以秘书长的身份和影响力接任。”
他坦然地问道:“在班子里,你能影响到谁,确定他会支持我的这一意图。”
这个问题景玉农回答不上来,因为她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无法准确联系到谁。
你要说正常的工作,她可以去跟其他成员讨论研究,然后在会议上形成大多数意见。
可在李学武去钢城这件事上,没有人会舍得跟她妥协,她也拿不出足够多的利益进行交换。
她舍得,舍得现在手里的利益,来押宝李学武的未来,可她真的没有多少利益啊。
她舍得,李学武还舍不得呢。
要说交换,李学武利用手里的关系和利益确实能拿到几张票,可他觉得不够,也不愿意。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一打嘛,打出对方的意图,打出自己的影响,打开接下来的局面。
他不是故意为难景玉农,用这个问题来搪塞她,拒绝她的好意,而是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不允许自己的计划失败,更不允许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一次他针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班子集体对他的态度。
既然李怀德要称一称他的斤两,其他成员也想看一看他的能量,那就做一点事情出来吧。
不让他们看到,也不甘心就这么送他去钢城,全面掌握辽东的工业发展。
李学武做人没有什么太高端的原则。
留三分贪财好色,以防与世俗格格不入;剩七分一本正经,以图安分守己稳度此生。
露三分茫然无措,以瞒天地人泯然于世;藏七分众醉独醒,以致人智己看破红尘。
该坏时坏,该善时善。
遇佛上香,遇贼掏枪。
(本章完)
时间是个庸医却自称能包治百病,要李学武说时间不是解药,但解药都藏在时间里。
就像今年的十月一,四九城里少了些许喧闹,秋风带走了很多人记忆中的痛苦。
有好玩的年轻人回来讲,西山的树叶已经黄了,提前为过冬做好准备。
如果人也有大树这样的睿智就好了,也不用遭受太多突然的痛。
终究是要向前看的,就算过去的日子里有太多苦难,那也只是过去的苦难。
如果听说哪里有文艺汇演,或者夜里有电影公放,市民必然会携家带口的去观赏一番。
今年的国庆节别有一番乐趣,源自于已经独立规划建设的亮马河生态工业区。
不少喜欢听匣子音的市民知道,原来的红星轧钢厂晋级成为了红星钢铁集团。
由红星钢铁集团圈地建设的亮马河生态区整整建设两年了,还没有完工。
京城市不少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生态区的工程建设,所以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
再加上联合工业广播电台的覆盖宣传,几次大型汇演和展销会的举办,让这座生态城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总投资超过了三千万,红星厂创造出了集团的神话,并且正在延续这个神话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少东城市民已经渐渐地开始接触生态城的生活和工业环境。
有些市民更是盯着这边的活动,但凡有展销会,或者是工业展览、文艺汇演等等,必然是要找关系或者机会来参加的。
这里能买到一些紧俏的物资,看到一些稀奇的玩意和外国人。
正在建设的法国文化展览馆,是很多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来打卡的重要地点。
年轻人的脚步总是轻松的,愉快的,这座古城哪里有新鲜事,他们第一个会知道。
正因为心年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关于生态城的概念也领悟的更多。
往往四九城的市民想要更多地了解生态城,还是通过家里的年轻人科普。
更整洁的马路,更现代化的城市公园,更奇特的生态办公配置,以及游玩形式。
秋天了,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亮马河生态区段河道整治工程完美收工。
同时开启的,还有环生态城水上游乐项目,市民完全可以全家出游,租一条小船,泛舟于宽阔的河面上,看河道两旁种植的鲜绿草。
从码头出发,不远处便能看到红星钢铁集团的马术俱乐部,一些健硕的骏马奔跑在河道沿岸。
久居于四九城的土著不是那么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
但走在生态城的公路上,泛游于河道中,特别能看得出这种变化。
是跨越性的,领先城市进步速度一个时代的特征,从各个细节就能体现的出来。
四九城的亮化工程这几年也在做,但不是很好,这一点看生态城就有所不同了。
为了庆祝十月一日的到来,红星钢铁集团工程总公司加班加点,终于完成了基础亮化工程。
包括河道沿岸、路灯、建筑灯光等等,有赖于独立发电站即将开始运营,在这项工程上,集团并没有吝啬。
白天市民们涌进生态城,看一看园艺荷,逛一逛正在成长的商业街。
夜晚依旧可以进行这些活动,保卫处新招录了一批保卫力量,充分保证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也正是从十月一日这天起,亮马河生态工业区便成为四九城外唯一的亮点区域。
今年红星钢铁集团依旧准备了大型的文艺汇报演出,有区别于以往只在内部体育场举办,今年的演出地点设置在了东方红广场之上。
京城的市民不用再托关系走门路,才能跟着进入厂区观看节目。
下午一点钟开始,进入亮马河工业区的主干道便开始封路,只允许保障车辆进入。
再往里进行,东方红广场两边彻底封禁,连自行车都不允许进入,只允许市民步行进入。
宽阔的东方红广场,以及广场对面的宽阔公园、河道游船,以及河对岸,都成为了观赏台。
本来红星钢铁集团在京就有超过三万名职工,连带职工家属,在体育场举办文艺汇演位置都是很紧张的,现在到了东方红广场上也不见轻松。
这个年代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面向普通市民分享文艺演出的实在是不多。
本来就是企业自己的文工团,服务的也只能是职工和家属,凭什么给普通市民看?
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文工团,没见谁经常组织公共文艺演出。
这一次红星钢铁集团真是打了个大大的广告,把企业文化真正地宣传了出去。
文艺汇演演什么?
你不能说大合唱、独唱、快板书、相声这些,因为这是艺术的表达形式。
摆在新成立的文工团面前的是来自集团领导的提问,他们要表演什么。
早有李学武在文工团成立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和讲话支撑,文工团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重点突出红星钢铁集团一线职工的优秀工作成绩和感人事迹,着重渲染集团的创业精神。
组织编辑和导演,将过去一年时间里,发生在集团内部的优秀新闻内容做梳理。
就像秘书长组织文艺座谈会时讲到的,要把发生在集团职工身边的优秀事迹搬上舞台。
同时也要把组织和上面宣贯的精神融入表演内容,紧扣时代发展主题。
所以集团领导看到的节目单也好,宣传处汇报上来的演出计划也罢,都没有“拍马屁”的内容,丝毫不见表扬领导的睿智,更不见吹牛皮。
有的集团领导可能会有意见,怎么所有的节目都这么的“接地气”呢。
就连一些反应时代特色,宣贯精神指示的节目都是以集团职工的角度表演出来的。
这些疑问传到了文工团负责人的耳朵里,文工团团长蒋佩群找到了李学武这里,隐晦地表达了担忧。
李学武听了她的汇报,很淡定地告诉她,什么都不要管,按照演出计划进行准备就是了。
用他的话来说,谁是专业的?
集团领导懂个屁的文艺表演。
当然了,这话蒋佩群听秘书长说了,可她不敢带回去,只能自己理解。
可就是这样蔑视的态度,让她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信心,敢于直面集团领导的质疑。
情况也确实如此,她仔细想想,有哪个集团领导是文艺表演专业出身的?
要论对精神的掌握和主要文艺精髓的控制,他们可能不是最专业的。
但是,红星钢铁集团有专业的,还能专业得过秘书长去?
这份节目单如果没有经过秘书长的审核,节目排演秘书长没有看过,还能出现在领导案头?
所以,蒋佩群第一次认识到了,也学到了秘书长工作的精髓,不要把领导说过的话当圣旨。
他们也是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表达出来的质疑更有可能是错误的思维。
把领导的话当放屁是不对的,可也不用过分地焦虑和担忧。
做一台汇演,蒋佩群要做的是顶住上面的压力,把信任交给下面的导演和组织人员。
有着秘书长的指示,文艺汇演顺利开幕。
——
“今年的文艺汇演节目有些大胆哦。”
正对着舞台的最好位置,集团各部门负责人、优秀职工代表环绕着领导们就坐。
外围才是普通职工、家属以及市民的围观位置。
观看表演的座位并没有做出限制,李学武一直跟着李怀德,便也就坐在了他的身边。
左右是集团的领导,身后则是各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几个服务人员。
宣传处特别安排了蒋佩群在李主任斜后的位置就座,如果领导有疑问,也方便做出解答。
当她听到李主任捧着节目单讲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可秘书长的一句话却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大胆的不是节目,是职工和群众的诉求。”
李学武微笑着对李怀德说道:“我可是跟文工团的同志讲了,要文艺,也要有批评。”
“他们批评的不到位,职工群众不满意,我就要批评他们了。”
“哈哈哈——”李怀德笑着放下了节目单,看着前面说道:“你把监督工作搬上舞台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学武点点头,看着李怀德认真地说道:“防微杜渐,寓教于乐。”
“嗯,先看看节目效果吧。”
李怀德倒是没有否定他的意图,微不可查地点点头,抬手示意了前方。
说的好不如做的好,李学武对精神脉络和文艺表演的掌握他听着热闹,可说的再热闹也不如看的热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
红星钢铁集团这一次文艺演出可谓是大胆。
面向普通市民,敢做文艺变革,更是在文艺节目中安排了讽刺和批评的内容。
这在形势一片大好,上下歌舞升平的文艺演出环境中是很少见的。
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是歌曲《红星闪耀》,四名男女歌手身着亮眼服装,站在舞台的前面,演唱了这首紧扣集团名称的自编歌曲。
过去三年吸纳了很多优秀文艺工作者,除了演员,还有很多幕后人员。
完全有能力创作歌曲和文艺节目。
舞台宽大,足够伴舞映衬歌曲的辉煌大气,歌手的嗓音嘹亮悦耳,在这个年代的扩音条件下,真的是考验唱功。
文工团把能找到的16台大功率音响布置在了广场的两侧,以确定最好的扩音效果。
至少要保证集团领导和广大职工及家属要听得到,听得好。
“好嘛,歌词写的好,歌曲编的也好。”
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台,李怀德在鼓掌的同时,回头对着宣传处的同志们说道:“演员的歌唱得也好。”
“谢谢李主任的表扬。”蒋佩群脸色都红了几分,激动地回道:“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李怀德只是随意地赞了一句,并没有真要表扬他们的工作,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所在意的是歌曲的质量,歌词的内容。
演员唱的是真好,把歌曲的优秀特质表现了出来,同样也传达了歌词的含义。
写词都是需要核心的,《红星闪耀》的歌词紧扣红星厂这三年的发展变化,取得的优秀成绩。
都说李学武在文工团发了狠话,不允许任何人创作拍马屁型的作品。
原本集团领导们不满意他的这种指示和思想,但现在来看,完全是误会了秘书长嘛。
高端的马屁往往在寻常内容中以反转的形式体现,且更让人接受。
《红星闪耀》夸的是红星厂的发展,提到发展,大家最先要想到谁?
当然是李主任,是他率先提出三产工业改变发展格局,科学技术提升生产力的意见。
是李主任掌握了红星厂以后,调整了发展方向,创造了集团化的神话成绩。
所以红星闪耀,为李主任的正确领导而闪耀。
歌词中句句不提李怀德,句句不离李怀德。
你就说,如何能不让劳苦功高的李主任开怀大笑,连连称赞。
歌曲和歌词还得看怎么理解,在普通职工的眼里,这首夸赞红星厂发展,体现优秀领导的歌曲并不出格,可以说是正确的现实写照。
所以他们对这首歌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反馈上来的掌声自然是很热烈的。
不过大多数人听了也就是听了,没听懂歌词,或者没往深处想,只觉得好听热闹。
所以在掌声响起来的时候也跟着鼓掌,在李怀德这边看来,就是群众们对他的肯定了。
嗯,终于有人理解我的辛苦了——
——
“什么?你还要钱?”
舞台上,小品演员用夸张的动作表达了质疑和气愤,“凭什么,你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没错。”另一个身穿中山装的演员态度倨傲地讲道:“可我不是专门为你服务的,想要进厂上班,你就得表示——”
“表示啊,这你都不懂?”
男演员手指了女演员微微眯了眼睛,质疑道:“你难道真以为凭本事就能进工厂?”
“呵呵——笑话——”
他转过身来,态度不屑地面向观众,讲道:“如果没表示,那你就等着去吧。”
“你——你——”女演员激动地指着他,想要骂出来,却不知道该骂什么。
台下不少人感同身受,虽然明明知道是节目,可还是对那个中山装男人怒目而视。
几万人的现场,除了一些嘈杂,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舞台上,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舞台上那个女同志是很多人的写照,为了找一份工作,不得不“表示表示”。
他们都在期待着舞台上的节目继续,想要看那位女同志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结果当然是正能量的。
红星厂在确定了集团化的发展方向后,将人事变革作为主要突破方向,严查严考严追责。
舞台上恰恰就表现出了这一点,那位中山装干部安排的人员没有考试合格被退档。
而他自己也因为恶行暴露被严肃处理,那位女同志凭借中学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职工录用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通过。
节目定义很明确,就是体现红星厂在人事变革前后的用工形式的变化。
把考核作为评判用工标准,把实力作为进步的门槛,体现了集团人事制度的公平、公正。
如此简单的立意,完全能猜到的反转和结局,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
现场的掌声非常的热烈,最热烈的掌声是在中山装干部被宣布审查的时候,可见职工群众对这一类人是有多么的憎恶。
节目是假的,可事情是真的。
很多人都在想自己当初进厂时的经历,而收了钱的也在想,自己当初多么的糊涂。
警示教育意义有了,人事变革宣传也有了,更让职工们体会到了人事变革的根本意义。
就是这个节目的体现形式,让有些人心里咯噔一下,用文艺来体现批评,那其他形式呢?
红星钢铁集团的纪监工作从秘书长李学武的手里移交到了谷副主任的手里。
现在看来,纪监工作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已经形成,很多人都在掂量这份压力。
李怀德在汇演开始前就在讲,今年的节目内容有些大胆,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
“企业文化宣传做得好啊。”
从现场的反馈来看,李怀德是很满意的,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轻拍李学武放在椅子扶手上的胳膊,轻声叮嘱道:“一定要把好脉,做长期宣传的准备。”
李学武只是点点头,应下了他的要求。
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宣传?
这里就涉及到了对内和对外的问题,一些在企业做宣传管理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点。
对内增强职工自信心,提升集团凝聚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对外拓展品牌形象,为业务、人事、宣传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一次文艺汇演可不仅仅是安排了这一个讽刺和批评的节目,还有相声呢。
对内开刀,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老李看到的便是更高级的内容,是在他的领导下,红星钢铁集团的包容与进步。
平时他做了很多工作,可这些工作无法体现出实际价值来,上面领导怎么看他的工作呢?
现在有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不用汇报给领导,而是让领导从普通群众的口中得知。
你说这种宣传高级不高级?
所以,有讽刺,有批评,李怀德并不恼,反而是赞同李学武对宣传工作掌握的功力。
总而言之,广大群众对这一次的汇演很满意,集团职工和干部们也很满意。
集团领导们就更不用说了,宣传工作还是讲究专业性的,他们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实在也是没想到,节目还可以这样反转。
所以对于机关里传出来的,有人说他们懂个屁的文艺这句话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
文艺汇演当天,在工业展览馆举行的文化展也开幕了。
借着当天的人气,可是没少收门票。
就在群众们积极参与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时,李怀德带着李学武等人登上了前往津门的客船。
我都这么辛苦了,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一次出行并没有赶上大型客船,而是调了新入航的小型客船。
五百吨,可以容纳40名乘客,速度更快。
李怀德轻易不冒险的,不过他对这条航道以及营城船舶的制造技术还是很有信心的。
更有信心的是,船上可有不少集团领导呢。
要死大家一起死?
除了李怀德和李学武之外,谷维洁、薛直夫、苏维德以及景玉农也在。
集团班子成员很少这样集体出行的,除了没有必要的业务需要外,也要强调安全性。
就像怕死老李想的那样,真要船翻了,一船人都交代在这,集团怎么办。
李学武不知道他的想法,否则非得给他踹下去不可,没有说一上船就想翻船的。
集团班子十一个人,现在出来六个,老李给出的名义是度假,实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鲁迅不是曾经说过嘛,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他是想上了这条船,大家就有了百年的缘分,更加的团结。
只是他不知道,这条船上还有千年的缘分呢。
小船上不适合开茶话会,且看了一下午的节目,大家都很累了。
上了船以后,班子成员各自回了休息室,畜养精神,到了津门还有节目呢。
当然了,不是文艺节目。
此去津门,虽然说是老李为了笼络人心,可也真正有工作意义和目的的。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施工,红星钢铁集团在津门的海滨度假区已经有了雏形。
对外营业还是不行,但供应领导们视察休息还是可以的。
老李出来的时候是在讲,要大家享受难得的假期,可以乘船出海钓鱼。
李学武对他的话没什么想法,他只是在吹牛皮而已。
甭说是钓船了,连法国制造的公务飞机他都不敢坐,第一次乘用机会都给了苏维德。
要说起这一次的旅程,苏维德是十分满意的,甚至都有些骄傲了。
能乘用自己集团的公务飞机前往羊城开会,在会议上也是十分露脸的。
这个问你是咋来的?
坐火车来的,坐船来的,还真有说坐飞机来的,不过是搭民航客机来的,卖了老大的面子。
在同行人的眼里,能坐民航就已经很可以了,多少人是坐绿皮火车来的呢。
苏维德默不作声,直到有人注意到他,问了出来,这才矜持地回了一句:坐我们集团飞机来的。
艹!谁能知道这个哔让他装的有多圆!
面对众人惊讶和羡慕的眼神,以往对李怀德的怨恨都消散了不少。
到底是老同志了,对班子的团结是很看重的,苏维德也暗自得意。
得意什么?
你老李不是牛哄哄,捏着集团的一支笔,在班子内部搞一言堂嘛。
可上面领导要有意见,所以我们来了,你这不是开始讨好我们了吗?
什么?你说没讨好?
不可能,我不信——
苏维德很是确定,李怀德批示,安排他乘坐刚刚交付的公务机前往羊城开会就是在讨好他。
除了这个理由,他想不出第二种可能了。
你再看这一次,李怀德别人没邀请,偏偏带上了他,这又是为什么?
此行的六个人里,只有他是年后进厂的。
换句话说,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地位和重要性已经与其他人平行对比了?
他有这么想的理由,也有骄傲的资本。
从二月份确定来红星厂以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八个月。
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最初的适应和调整,他在负责的几个项目和分管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
正因为有他的付出,主管部门才有序进行了大部室的变革工作。
虽然在这期间大李和小李摆了他一道,把纪监工作分了出去,可这不也体现出了他的大义?
没有他的宽宏大量,集团内部的团结不是要被破坏了?
再有,质量安全环保部成立以后,组织结构和大部室的框架搭建,不都是他做的工作。
有着纪监监督的工作经验,对于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真就有着一定的优势。
所以,你敢说李怀德不重视他的意见,不领他的情?
这个……还真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
李学武回到休息室刚刚躺下,眼睛还没闭上呢,景玉农走了进来。
“你胆子可真大啊——”
他好笑地看着景副主任,提醒道:“这船这么小,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呢。”
“我可是来谈正经事的,怎么叫你这么一说。”景玉农微微皱眉看了他,道:“好像我是来偷情的似的。”
“嗯,确实是这样。”李学武点点头,故作认真地讲道:“咱们都是正经人嘛。”
景玉农的嘴角扯了扯,这话让她怎么接?
老弟,骗骗外人就算了,咱们自己人也骗啊?
正不正经,你是不知道我啊,还是我不知道你啊?
景玉农之所以无语,是因为她真想来谈正经事的,叫李学武这么一说真不好说了。
你说她强调正经吧,两人又是这个关系,心知肚明。
你说她默认这句调侃吧,好像她真想那个了似的,就有点不正经了。
要不怎么说李学武坏透了呢,一句话把她顶在了墙上,上去也不是,下来也不是。
总不能上上下下吧,那成什么了。
“你就打算没人的时候这么跟我说话吗?”
景玉农瞪了他一眼,就真的坐在了椅子上,没有看他让出来的床边位置。
李学武耍的什么坏心眼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逼着她承认自己来的目的不纯嘛。
“要不我坐起来?”
李学武故意似的装作没听懂她的话,还很幽默地玩了个一语双关。
景玉农翻了个白眼,抱着胳膊迭起右腿,懒得再看他。
“你跟李主任谈什么了,把我们带出来搞一门和气的假团结。”
“你看,这话不是冤枉李主任了嘛。”李学武还是坐了起来,看着她说道:“真叫李主任听了,得多寒心啊,他可是好心好意。”
“啧啧——”听着李学武的反话,景玉农太理解这种阴阳怪气了。
“我还想问你,你最近到底要做什么?”
她微微皱眉,看了窗外一眼,隔着白色窗帘看不真切,可能感受到船舶的晃动。
“你要是对工作交接有不满,完全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为什么非要——”
景玉农没把话说完,可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就是不想李学武来硬的。
别人不了解李学武,她还是知道他脾气的。
吃软不吃硬,李怀德已经确定支持他去钢城主持工作了,可还是有所迟疑和保留。
一边纵容机关里的议论纷纷,肢解他的影响力,是想看看李学武能表现出多少实力。
另一边则畏惧李学武的鱼死网破,表现出一副完全支持他主持辽东工业的态度。
但在表态中又有所收敛,没有明确是全面交接董文学的工作,还是只负责冶金工业。
现在是逼着李学武硬闯,借着他对付班子里不同声音的机会,团结更多的人。
也就是说,李学武要外放,班子里有人不同意,李怀德就要玩人心了。
秘书长要走,他不能留,可也得换取足够多的正治利益吧。
董文学回来,集团的组织生态将迎来重大调整和改变,不就是老李稳定和团结的机会嘛。
只是他也在犹豫和迟疑,按照以往李学武做工作的方式方法,绝对会平稳着陆。
李学武想要负责辽东工业工作,就不会给其他人绊马脚的机会。
现在老李含糊的是,李学武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
你看谷维洁对李学武说过的话,不就是看出了老李的两面三刀嘛。
她是在提醒李学武,小心集团班子成员落井下石。
真到了李学武和董文学青黄不接的情况,也不要怪大家分割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
班子里的蛋糕就这么多,你多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大家是合作,也是竞争的关系。
班子成员里,李学武敢说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除了董文学只有景玉农。
董文学不会背叛他吗?
应该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有着顾家的牵扯呢。
同景玉农呢?
嗯,有点复杂,不好说。
就算景玉农背叛了他,他也不好纠缠什么,更不能指着对方的鼻子骂街。
两人的关系本就是不可言说,又有什么理由和条件来约束对方呢?
只有彼此需要的时候,只有互相成就的时候,才是他们互相最信任的时候。
现在李学武可以相信景玉农,因为她需要自己,需要他和董文学在这一次交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力。
集团班子成员都想着两人接不上,出现断层,希望分割这种影响力。
他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两人顺利完成了交接,会产生多大的正面影响?
董文学回来,还能得到他在辽东的支持,这位副主任的权势会进一步得到增持。
而李学武这位秘书长,在全面负责了工业工作以后,就会表现出强大的管理能力。
一年是秘书长,两年有可能是,不到两年,李怀德和其他班子成员就要接受他成为副主任的事实了。
谁站在他们的身边,到时候就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现在,景玉农就依照以往对李学武的了解和接触,选择了站队。
她既然已经选择了站在李学武他们身边,就有理由关心他的每一个动作。
是希望他成功,也是不希望自己失败。
对于她的关心,或者说是担心,李学武十分地理解,也希望做出正面回应。
但是,他的计划太过于冒险,以致于担心景玉农缺乏必要的信心乱了心神和节奏。
所以,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或许是感受到了他沉默背后的危险,景玉农迭着的腿都不由得紧了紧,这是紧张的表现。
“你敲了京城货运站一棒子,想要的可不仅仅是敲山震虎的效果吧?”
她微微眯着眼睛,看着李学武试探着问道:“你想要的绝对不是震慑,而是反击,对吧?”
“你还是想要来硬的,想要在离开前解决所有的后患,想要打断所有试探过来的触手。”
景玉农的语气越说越坚定,态度也严肃了起来,“你想一绝后患,至少打了这一次,能让你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得到充分的时间来掌控辽东。”
“李学武,你不要太疯狂。”
她认真地提醒道:“你还年轻,完全有时间和手段来处理这些问题,也让其他人看到你的努力和诚意。”
“你在急什么?”
不用李学武回答,她能看出李学武目光的坚毅,这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坚定。
她现在真的有点怕了,李学武做起事情来无所顾忌,连李怀德都要肝颤吧。
集团内部或许忽视了李学武的能量,他离开了保卫组这个舒适区,交出了三产工业影响区。
现在他又接受卜清芳担任副秘书长,继续分割他权利的现实。
而其他班子成员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在他“飞升”之日给他来一下。
李学武是这么好威胁的?
在关键时刻,他是敢于亮剑的,更敢做出鱼死网破的动作来。
他太年轻了,就算网破了,也有时间和机会弥补,更有精力和能力重新开始。
红星钢铁集团是他参与并建设起来的,很多人都知道,也认同他的能力。
三年时间,他完全消耗得起,大不了换一个单位重新开始。
可包括李怀德在内的其他班子成员就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
重新开始?
红星钢铁集团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奔跑,慢一点都不行,因为后面有坏人。
所以说,集团离了李学武不行,李学武成长的太快他们又不愿意,矛盾已经出现了。
是李学武和其他成员的矛盾,资源竞争的矛盾。
李怀德当初确定李学武是接班人的举动,就是一种树立靶子的行为。
李学武拿他当锅,他拿李学武当靶子,两人谁都没放过谁,都是坏蛋。
景玉农是很珍惜现在这种形势的,不想李学武搞砸了,所以语气里尽是规劝。
“要不我来讲。”她见李学武仍然没有回复,试探着说道:“我在会上给你顶一顶压力。”
“你能顶住多少?”
李学武第一次正面她的问题,很是认真地问道:“你能帮我顶住几个人的压力?”
“我要确保董副主任顺利回京,我能顺利以秘书长的身份和影响力接任。”
他坦然地问道:“在班子里,你能影响到谁,确定他会支持我的这一意图。”
这个问题景玉农回答不上来,因为她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无法准确联系到谁。
你要说正常的工作,她可以去跟其他成员讨论研究,然后在会议上形成大多数意见。
可在李学武去钢城这件事上,没有人会舍得跟她妥协,她也拿不出足够多的利益进行交换。
她舍得,舍得现在手里的利益,来押宝李学武的未来,可她真的没有多少利益啊。
她舍得,李学武还舍不得呢。
要说交换,李学武利用手里的关系和利益确实能拿到几张票,可他觉得不够,也不愿意。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一打嘛,打出对方的意图,打出自己的影响,打开接下来的局面。
他不是故意为难景玉农,用这个问题来搪塞她,拒绝她的好意,而是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不允许自己的计划失败,更不允许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这一次他针对的不是某个人,而是班子集体对他的态度。
既然李怀德要称一称他的斤两,其他成员也想看一看他的能量,那就做一点事情出来吧。
不让他们看到,也不甘心就这么送他去钢城,全面掌握辽东的工业发展。
李学武做人没有什么太高端的原则。
留三分贪财好色,以防与世俗格格不入;剩七分一本正经,以图安分守己稳度此生。
露三分茫然无措,以瞒天地人泯然于世;藏七分众醉独醒,以致人智己看破红尘。
该坏时坏,该善时善。
遇佛上香,遇贼掏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