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的时候,冯正明和罗晴带着女儿陪着两位爷爷去接大伯家的弟弟放学。
冯宇成看到哥哥嫂子带了小侄女来接自己放学,那是非常高兴。
“哥、嫂子好,你们怎么一起来接我放学?”
冯正明笑着:“这不是今天三叔过来,我们一起过来看爷爷,爷爷说要来接你,我们就一起过来接你。”
冯宇成还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从这边回家很近,爷爷和司徒爷爷不来接我也可以。”
司徒爷爷笑呵呵:“我们也不是专门来接你,我们主要是吃午饭前出门遛遛。”
爷爷:“对,主要是出来走走,不然一天总在家里坐着也不好。”
冯宇成问:“爷爷你们今天没去下棋?”
爷爷:“没去,这不是你小叔和你哥你嫂子来了嘛。”
冯宇成看到坐在小推车上的小侄女,凑到小侄女的面前。
“嘻嘻嘻,悠悠你也来接我啦?悠悠好。”
冯暖悠明显是都有点不记得这个小叔叔了。
小丫头歪着脑袋仔细打量了一阵小叔叔,小脸上写满了疑惑。
罗晴蹲下来对女儿介绍:“这个是小叔叔,是大爷爷家的小叔叔,悠悠要叫叔叔。”
冯暖悠听妈妈介绍,再看看面前的小叔叔,小丫头突然笑了。
然后是开口就喊起:“巴,巴……”
罗晴笑着纠正:“不是爸爸,是叔叔,叔……”
在妈妈纠正了半天,小丫头也只能是喷出一个字:“竖……”
冯宇成听了一脸奇怪:“怎么好像叫我‘树’?”
爷爷:“她还不太会说话,现在能叫清楚的就是爸爸妈妈。”
听到太爷爷话,冯暖悠仿佛是想要表现自己,马上就清楚的喊起来:“爸、爸,妈、妈。”
冯宇成:“还真是爸爸妈妈叫的清楚。”
冯正明招呼大家:“好了,我们先回去。”
一行人从冯宇成的学校往回走。
在家属院的大门口,刚好遇上了下班回来的大伯和大伯母。
大伯和大伯母从车上下来,看到冯正明和罗晴还有冯悠暖一家三口也很高兴。
大伯母:“正明终于有时间过来了啊?小罗你平时也是,正明没时间,你可以自己带孩子过来嘛。”
罗晴回应:“我是怕打扰大伯和伯母你们工作。”
大伯:“没关系,可以周末过来,我们也休息的。”
冯正明:“那怪我,主要是我店里比较忙,周末的时候最忙,她和女儿想要陪着我,所以周末也是在店里。
这样吧,下次周末我让她带孩子过来,看看太爷爷和爷爷奶奶。”
大伯母突然笑起来:“真是从国外回来,我一下子就变成奶奶了,感觉老了。”
罗晴:“哪有,大伯母您一点都不老,看着越来越漂亮。”
受到夸奖,大伯母自然很高兴,和罗晴一起推着小推车先往里走。
冯宇成是跟在哥哥身边,冯正明陪着两位爷爷和大伯走在后面。
大伯问:“听说你的店扩大了?现在名气越来越大。”
冯正明:“对,刚好我旁边两家店铺转让,我就接过来,然后扩大了我的店。”
大伯:“挺好的,你之前的店确实小了点。”
接着冯正明说出自己要买老洋房开餐厅的事情。
大伯听了有些惊讶:“这么快你又要开新店啊?你还要买老洋房?开那种高级的私房餐厅是吗?”
冯正明:“是的,我想要用我的餐厅作为中餐的高级餐厅标杆。”
大伯点点头:“野心很大啊,这一阵沪城几个会议,确实也在提这个事情,要对沪城餐饮业进行一些整顿,把一些不合规,卫生条件差的查处。”
冯正明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支持。
不过他也表示,应该适当给一些小商小贩放宽一些。
“大伯我知道,干净卫生肯定是最起码食品安全的保证,不过对一些小商小贩,尤其是一些街头小摊,我觉得应该适当放宽一些标准。
毕竟他们在沪城做生意也不容易,可以说赚的都是辛苦钱的。
只要是能保证食物的卫生安全,倒也不必苛求他们一定要让摆摊地方多么干净。”
大伯点头:“这一点沪城方面也有进行考虑,但为了确保城市的卫生,可能之后会让小摊贩必须要在结束营业后,自行对摆摊地方进行打扫。”
冯正明:“这个我同意,这种打扫也是对顾客的尊重。”
大伯:“这次对你那样的店,将会是重点调查的,你可要保证你四家店的卫生情况,这一次会查的很严格。”
冯正明:“谢谢大伯告知,我回去会先让各家店自查,我自己也会去检查,保证店里内外,尤其是后厨的卫生。”
对这一点大伯还是对冯正明有着绝对信任。
“对,优先保证卫生,你的店可是沪城很多店的标杆,你要把榜样做好。”
冯正明一脸严肃认真:“我一定会做好。”
接着才聊起冯正明要买老洋房开餐厅的事情。
“你准备买什么地方的老洋房?”
冯正明说出具体地址,还有之前带妻子去看过的那栋老洋房。
没等大伯开口,司徒爷爷倒是先开口了。
“那家应该是姓‘荣’?”
冯正明有些惊讶看向司徒爷爷:“您认识?”
司徒爷爷:“认识他们家的长辈,我出国前的时候,还去过那栋老洋房,当时接待我的还是荣家的老爷子。”
大伯也想起了那栋老洋房的具体位置,还有老洋房原本主人的情况。
“哦哦,是荣家的那栋,那个房子和院子应该有一百多年了。”
司徒爷爷:“对,比我和你爸加起来的年龄还要大。”
大伯:“那样的老洋房属于保护建筑,正明你要买下的话,整体建筑可是不允许破坏的,你只能对里面进行装修。”
冯正明:“我知道大伯,我是准备对里面进行整体修缮,把一些房间用来做包间。”
大伯:“那你这可是要不少的钱。”
接着大伯问:“你有信心盈利吗?”
冯正明对家里人是很坦诚的。
“盈利我是肯定有自信,只不过我今天接三叔过来,路上我和罗晴也跟三叔一起算过,这样一家店即便是盈利,也只有20,很难更高。”
大伯:“那应该是不如你现在的四家店吧?”
冯正明:“对,远远不如现在我手上四家店的。”
大伯:“你还是想要做?就是想要为你的推荐指南造势,要在沪城定一个中餐高级餐厅和酒楼的标准评级?”
冯正明:“是的,大伯你这些是听厨师协会说的?”
大伯笑了:“你猜对了,厨师协会那边不止一次反应,说你在沪城肆意妄为,说你仗着自己全国状元的名气,在沪城独断专行。
还自己订立标准,让他们都必须要按照你的标准来,说你是有意打压竞争对手。”
冯正明听完大伯这些话绷不住大笑起来。
他早就猜到,厨师协会的一些人肯定要在背后编排自己。
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套说辞是如此的可笑。
“哈哈哈,那让他们联合起来抵制我呗,他们其实可以要求不上我的推荐指南。”
稍微停顿一下,冯正明面带微笑:“或者他们可以把我四家店抵垮,让我不能在沪城立足,让我离开沪城。”
大伯:“那估计他们办不到,而且他们也不敢。”
爷爷和司徒爷爷也都笑了起来。
司徒爷爷:“他们要是有那个本事,也不用给你上眼药了。”
爷爷:“不用怕他们,咱们行的端、站的正,手艺上就是比他们都好,凭什么不能定下标准让他们跟着?”
大伯:“还是要注意团结大家,正明你想要成为标杆,想要确定标准,是需要别人支持你的。”
听大伯这话,冯正明稍微琢磨一下,大概明白大伯的意思。
站在大伯的位置上,他是希望冯正明团结厨师协会的人。
至少要让沪城厨师协会那边,大多数人都能支持他。
冯正明点头答应:“我知道大伯,之后我会去拜访拜访几位沪城的老师傅和大师傅,尽量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大伯:“倒也不用对他们卑躬屈膝,你是状元,有资格跟他们平起平坐。”
冯正明:“知道的大伯。”
回到大伯家里,大伯见到三叔也很高兴。
中午大家一起在大伯家里吃了顿饭。
虽然人不齐全,但也让两位爷爷很高兴。
所以中午的时候,两位爷爷稍微多喝了两杯酒。
喝过酒,冯正明伺候两位爷爷在他们各自房间躺下午睡。
然后他和大伯、三叔一起进行了一番长谈。
对冯正明要买老洋房改造后,在沪城开一家具有标杆性的高级私房餐厅。
大伯和三叔都比较支持。
大伯也是从海外回来,他也知道海外有一套餐厅评级标准。
“恐怕要不了多久,海外的那套标准会被引进国内,所以留给正明你的时间不多,你必须要在他们的标准进入国内,造成影响前,让更多人支持你的标准。”
三叔忍不住吐槽:“国内很多人还是更喜欢人家的标准,总是会把人家的标准奉为圭臬。”
大伯:“有些东西我们还在学习阶段,确实需要迎合别人的标准。
但有些东西,比如像是美食还有一些文化领域的东西,如果我们全盘接受了别人的标准,我们自己的文化将会受到冲击。”
三叔:“没错,不是人家的一切标准都是对的。”
大伯看向冯正明:“你要抓住时机,把你的标准推出来,并且让更多人接纳。”
冯正明:“我已经在做,就像是我已经推出的,在齐鲁和沪城分别做的,餐馆推荐指南,就是以我们国内标准去评级。”
三叔:“别说,正明你那套标准很好,我去吃过不少你推荐指南上的店,味道真的都很好。”
大伯:“你在沪城的那本,大部分推荐的都是小餐馆和小吃店,确实收获了不少人的喜欢和支持。
但还是需要有一本推荐沪城酒楼和高级餐厅的指南。”
三叔笑了:“所以他要先开一家高级餐厅,再去订立一套标准。”
大伯:“这方面你的想法是对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出标准的餐厅,你怎么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三叔突然问:“大哥沪城不给正明一些支持吗?”
大伯:“你觉得应该给什么支持?”
三叔:“起码给一些投资?”
大伯摇头:“这不可能,何况正明应该也不希望沪城投资。”
冯正明点头:“确实不希望,那样会对我有影响。”
三叔:“那贷款方面,是不是能给一些支持?”
大伯:“这个我可以帮忙问一问,估计能争取到一些优惠。”
冯正明微笑:“优不优惠也不是太重要,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信,何况我还有那么多家店,应该也能解决。”
三叔问:“你打算把你全部店一起打包抵押?”
冯正明:“有这个打算。”
大伯:“应该不至于走到那一步吧?光是你沪城四家店抵押出去,你也应该能把那栋老洋房的钱给贷出来。”
三叔点头:“应该够了吧?”
冯正明:“确实够,只是我后续还需要装修费用的。”
三叔突然问:“你现在住的那套还清了吗?”
冯正明:“快了,估计我努努力,明年能还清。”
三叔有些惊讶:“这么快?”
冯正明:“不算快,三叔你知道的,我沪城这边四家店盈利摆在那,还有省里我那些店的盈利。
我说明年还清,是因为我今年要抽出一部份资金,放在新店上。”
大伯:“正明你真算是把自己手艺和名气价值最大化了。”
冯正明:“赚到了足够的钱,我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大伯:“行,你放心,沪城还是愿意看到你做大做强,未来我们入世后,会有更多海外餐饮企业入驻,到时候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三叔:“总会有一部分人觉得,人家的东西比咱们的好。”
冯正明:“哈哈哈,我会证明给大家看到,我们自己的美食肯定比别人的好。”
这一刻冯正明的话掷地有声,让大伯和三叔都露出笑容。
他们现在对冯正明这个侄子是相当有信心。(本章完)
冯宇成看到哥哥嫂子带了小侄女来接自己放学,那是非常高兴。
“哥、嫂子好,你们怎么一起来接我放学?”
冯正明笑着:“这不是今天三叔过来,我们一起过来看爷爷,爷爷说要来接你,我们就一起过来接你。”
冯宇成还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从这边回家很近,爷爷和司徒爷爷不来接我也可以。”
司徒爷爷笑呵呵:“我们也不是专门来接你,我们主要是吃午饭前出门遛遛。”
爷爷:“对,主要是出来走走,不然一天总在家里坐着也不好。”
冯宇成问:“爷爷你们今天没去下棋?”
爷爷:“没去,这不是你小叔和你哥你嫂子来了嘛。”
冯宇成看到坐在小推车上的小侄女,凑到小侄女的面前。
“嘻嘻嘻,悠悠你也来接我啦?悠悠好。”
冯暖悠明显是都有点不记得这个小叔叔了。
小丫头歪着脑袋仔细打量了一阵小叔叔,小脸上写满了疑惑。
罗晴蹲下来对女儿介绍:“这个是小叔叔,是大爷爷家的小叔叔,悠悠要叫叔叔。”
冯暖悠听妈妈介绍,再看看面前的小叔叔,小丫头突然笑了。
然后是开口就喊起:“巴,巴……”
罗晴笑着纠正:“不是爸爸,是叔叔,叔……”
在妈妈纠正了半天,小丫头也只能是喷出一个字:“竖……”
冯宇成听了一脸奇怪:“怎么好像叫我‘树’?”
爷爷:“她还不太会说话,现在能叫清楚的就是爸爸妈妈。”
听到太爷爷话,冯暖悠仿佛是想要表现自己,马上就清楚的喊起来:“爸、爸,妈、妈。”
冯宇成:“还真是爸爸妈妈叫的清楚。”
冯正明招呼大家:“好了,我们先回去。”
一行人从冯宇成的学校往回走。
在家属院的大门口,刚好遇上了下班回来的大伯和大伯母。
大伯和大伯母从车上下来,看到冯正明和罗晴还有冯悠暖一家三口也很高兴。
大伯母:“正明终于有时间过来了啊?小罗你平时也是,正明没时间,你可以自己带孩子过来嘛。”
罗晴回应:“我是怕打扰大伯和伯母你们工作。”
大伯:“没关系,可以周末过来,我们也休息的。”
冯正明:“那怪我,主要是我店里比较忙,周末的时候最忙,她和女儿想要陪着我,所以周末也是在店里。
这样吧,下次周末我让她带孩子过来,看看太爷爷和爷爷奶奶。”
大伯母突然笑起来:“真是从国外回来,我一下子就变成奶奶了,感觉老了。”
罗晴:“哪有,大伯母您一点都不老,看着越来越漂亮。”
受到夸奖,大伯母自然很高兴,和罗晴一起推着小推车先往里走。
冯宇成是跟在哥哥身边,冯正明陪着两位爷爷和大伯走在后面。
大伯问:“听说你的店扩大了?现在名气越来越大。”
冯正明:“对,刚好我旁边两家店铺转让,我就接过来,然后扩大了我的店。”
大伯:“挺好的,你之前的店确实小了点。”
接着冯正明说出自己要买老洋房开餐厅的事情。
大伯听了有些惊讶:“这么快你又要开新店啊?你还要买老洋房?开那种高级的私房餐厅是吗?”
冯正明:“是的,我想要用我的餐厅作为中餐的高级餐厅标杆。”
大伯点点头:“野心很大啊,这一阵沪城几个会议,确实也在提这个事情,要对沪城餐饮业进行一些整顿,把一些不合规,卫生条件差的查处。”
冯正明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支持。
不过他也表示,应该适当给一些小商小贩放宽一些。
“大伯我知道,干净卫生肯定是最起码食品安全的保证,不过对一些小商小贩,尤其是一些街头小摊,我觉得应该适当放宽一些标准。
毕竟他们在沪城做生意也不容易,可以说赚的都是辛苦钱的。
只要是能保证食物的卫生安全,倒也不必苛求他们一定要让摆摊地方多么干净。”
大伯点头:“这一点沪城方面也有进行考虑,但为了确保城市的卫生,可能之后会让小摊贩必须要在结束营业后,自行对摆摊地方进行打扫。”
冯正明:“这个我同意,这种打扫也是对顾客的尊重。”
大伯:“这次对你那样的店,将会是重点调查的,你可要保证你四家店的卫生情况,这一次会查的很严格。”
冯正明:“谢谢大伯告知,我回去会先让各家店自查,我自己也会去检查,保证店里内外,尤其是后厨的卫生。”
对这一点大伯还是对冯正明有着绝对信任。
“对,优先保证卫生,你的店可是沪城很多店的标杆,你要把榜样做好。”
冯正明一脸严肃认真:“我一定会做好。”
接着才聊起冯正明要买老洋房开餐厅的事情。
“你准备买什么地方的老洋房?”
冯正明说出具体地址,还有之前带妻子去看过的那栋老洋房。
没等大伯开口,司徒爷爷倒是先开口了。
“那家应该是姓‘荣’?”
冯正明有些惊讶看向司徒爷爷:“您认识?”
司徒爷爷:“认识他们家的长辈,我出国前的时候,还去过那栋老洋房,当时接待我的还是荣家的老爷子。”
大伯也想起了那栋老洋房的具体位置,还有老洋房原本主人的情况。
“哦哦,是荣家的那栋,那个房子和院子应该有一百多年了。”
司徒爷爷:“对,比我和你爸加起来的年龄还要大。”
大伯:“那样的老洋房属于保护建筑,正明你要买下的话,整体建筑可是不允许破坏的,你只能对里面进行装修。”
冯正明:“我知道大伯,我是准备对里面进行整体修缮,把一些房间用来做包间。”
大伯:“那你这可是要不少的钱。”
接着大伯问:“你有信心盈利吗?”
冯正明对家里人是很坦诚的。
“盈利我是肯定有自信,只不过我今天接三叔过来,路上我和罗晴也跟三叔一起算过,这样一家店即便是盈利,也只有20,很难更高。”
大伯:“那应该是不如你现在的四家店吧?”
冯正明:“对,远远不如现在我手上四家店的。”
大伯:“你还是想要做?就是想要为你的推荐指南造势,要在沪城定一个中餐高级餐厅和酒楼的标准评级?”
冯正明:“是的,大伯你这些是听厨师协会说的?”
大伯笑了:“你猜对了,厨师协会那边不止一次反应,说你在沪城肆意妄为,说你仗着自己全国状元的名气,在沪城独断专行。
还自己订立标准,让他们都必须要按照你的标准来,说你是有意打压竞争对手。”
冯正明听完大伯这些话绷不住大笑起来。
他早就猜到,厨师协会的一些人肯定要在背后编排自己。
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套说辞是如此的可笑。
“哈哈哈,那让他们联合起来抵制我呗,他们其实可以要求不上我的推荐指南。”
稍微停顿一下,冯正明面带微笑:“或者他们可以把我四家店抵垮,让我不能在沪城立足,让我离开沪城。”
大伯:“那估计他们办不到,而且他们也不敢。”
爷爷和司徒爷爷也都笑了起来。
司徒爷爷:“他们要是有那个本事,也不用给你上眼药了。”
爷爷:“不用怕他们,咱们行的端、站的正,手艺上就是比他们都好,凭什么不能定下标准让他们跟着?”
大伯:“还是要注意团结大家,正明你想要成为标杆,想要确定标准,是需要别人支持你的。”
听大伯这话,冯正明稍微琢磨一下,大概明白大伯的意思。
站在大伯的位置上,他是希望冯正明团结厨师协会的人。
至少要让沪城厨师协会那边,大多数人都能支持他。
冯正明点头答应:“我知道大伯,之后我会去拜访拜访几位沪城的老师傅和大师傅,尽量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大伯:“倒也不用对他们卑躬屈膝,你是状元,有资格跟他们平起平坐。”
冯正明:“知道的大伯。”
回到大伯家里,大伯见到三叔也很高兴。
中午大家一起在大伯家里吃了顿饭。
虽然人不齐全,但也让两位爷爷很高兴。
所以中午的时候,两位爷爷稍微多喝了两杯酒。
喝过酒,冯正明伺候两位爷爷在他们各自房间躺下午睡。
然后他和大伯、三叔一起进行了一番长谈。
对冯正明要买老洋房改造后,在沪城开一家具有标杆性的高级私房餐厅。
大伯和三叔都比较支持。
大伯也是从海外回来,他也知道海外有一套餐厅评级标准。
“恐怕要不了多久,海外的那套标准会被引进国内,所以留给正明你的时间不多,你必须要在他们的标准进入国内,造成影响前,让更多人支持你的标准。”
三叔忍不住吐槽:“国内很多人还是更喜欢人家的标准,总是会把人家的标准奉为圭臬。”
大伯:“有些东西我们还在学习阶段,确实需要迎合别人的标准。
但有些东西,比如像是美食还有一些文化领域的东西,如果我们全盘接受了别人的标准,我们自己的文化将会受到冲击。”
三叔:“没错,不是人家的一切标准都是对的。”
大伯看向冯正明:“你要抓住时机,把你的标准推出来,并且让更多人接纳。”
冯正明:“我已经在做,就像是我已经推出的,在齐鲁和沪城分别做的,餐馆推荐指南,就是以我们国内标准去评级。”
三叔:“别说,正明你那套标准很好,我去吃过不少你推荐指南上的店,味道真的都很好。”
大伯:“你在沪城的那本,大部分推荐的都是小餐馆和小吃店,确实收获了不少人的喜欢和支持。
但还是需要有一本推荐沪城酒楼和高级餐厅的指南。”
三叔笑了:“所以他要先开一家高级餐厅,再去订立一套标准。”
大伯:“这方面你的想法是对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出标准的餐厅,你怎么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三叔突然问:“大哥沪城不给正明一些支持吗?”
大伯:“你觉得应该给什么支持?”
三叔:“起码给一些投资?”
大伯摇头:“这不可能,何况正明应该也不希望沪城投资。”
冯正明点头:“确实不希望,那样会对我有影响。”
三叔:“那贷款方面,是不是能给一些支持?”
大伯:“这个我可以帮忙问一问,估计能争取到一些优惠。”
冯正明微笑:“优不优惠也不是太重要,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信,何况我还有那么多家店,应该也能解决。”
三叔问:“你打算把你全部店一起打包抵押?”
冯正明:“有这个打算。”
大伯:“应该不至于走到那一步吧?光是你沪城四家店抵押出去,你也应该能把那栋老洋房的钱给贷出来。”
三叔点头:“应该够了吧?”
冯正明:“确实够,只是我后续还需要装修费用的。”
三叔突然问:“你现在住的那套还清了吗?”
冯正明:“快了,估计我努努力,明年能还清。”
三叔有些惊讶:“这么快?”
冯正明:“不算快,三叔你知道的,我沪城这边四家店盈利摆在那,还有省里我那些店的盈利。
我说明年还清,是因为我今年要抽出一部份资金,放在新店上。”
大伯:“正明你真算是把自己手艺和名气价值最大化了。”
冯正明:“赚到了足够的钱,我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大伯:“行,你放心,沪城还是愿意看到你做大做强,未来我们入世后,会有更多海外餐饮企业入驻,到时候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三叔:“总会有一部分人觉得,人家的东西比咱们的好。”
冯正明:“哈哈哈,我会证明给大家看到,我们自己的美食肯定比别人的好。”
这一刻冯正明的话掷地有声,让大伯和三叔都露出笑容。
他们现在对冯正明这个侄子是相当有信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