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送上门的肉,没道理不吃(求月票!
第948章 送上门的肉,没道理不吃(求月票!)
在制定et5宣传计划之前,檀锦程迎来了一个意外又不算意外的来客。
“兵哥,你们今年可算是够衰的啊。”
沪市分部,李兵等了足足一整天,才见到檀锦程,虽然檀锦程的态度一如既往,以往二人之间像今天这种开场式的调侃不少,但此时此刻他总觉得有些刺耳。
曾几何时,他想要见这位“小老弟”,何时需要像现在这样等上一整天。
“确实算得上是流年不利啊,要说36,早就已经过去了啊。”
从三月份开始,闻界m9就连续发生自燃事件,近两个月之内又是连续发生了三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负面影响依旧是把李兵给搞得焦头烂额。
目前闻界的公关部门已经正式启动召回程序了,4803辆闻界m9,截止到八月底之前全部召回,重新免费更换电池组以及升级安全方案。
按照预估,这一次召回行动会给闻界带来超过4.8亿元的损失,最重要的是品牌的信任危机,恐怕短时间之内要经受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
“没出什么大的事故就好,召回也是体现企业态度的一种形式,我们之前不也有召回的嘛。”
汽车召回事件,一直是贯穿着大大小小主机厂商的,大面积召回事件对于企业的影响肯定是不小的,但只要后续产品力以及服务都跟上,影响是可以慢慢消化掉的。
看看日系的品牌,前些年的召回事件可是覆盖全球范围内的,这几年还不是缓过来了。
说起来特斯拉毛豆3国产化,最大的冲击还不是尉来,byd这样的传统新能源车企,而是新势力品牌,原本在跟传统车企竞争当中就不占优势的他们,又要面对着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其中最先感受到压力的,绝对就是今年最倒霉的李兵了。
特斯拉建厂,第一个连锁反应就是沪市方面直接取消了闻界的建厂计划,把全部资源都投入到特斯拉身上,这直接引发了闻界大量投资者的质疑以及集体诉讼。
三月份至五月份,三个月的交易时间,闻界股价暴跌70%,目前的股价已经不足两美刀了,相较于上市之后的最高点13.8美刀,跌幅几近90%。
市值也只是堪堪过20亿美刀,还没有闪驰科技的市值高。
“闻界现在需要一个白衣骑士,不知道檀总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能不能帮助帮助我们。”
李兵是上门救援的,他也大概了解檀锦程的性格,没有必要拐弯抹角的了。
交付量下滑,财务危险,产品安全,竞争压力,一系列的问题,让闻界成了新势力头部三巨头当中,第一家掉队的企业,也是三巨头当中最先被质疑倒闭的车企。
前期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用头皮发麻来形容此时的李兵,一点都不为过。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闻界的问题比想象当中要严重得多,再不解决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闻界是真的撑不过今年。
生死攸关的当下,闻界的内部已经在开始改变了,最先就是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入手,大幅削减运营开支,包括将一线城市员工出差酒店标准从900元降至400元,推行扁平化管理等等。
另外管理层也开始着手变动了,郑显聪将会在今年年底离职,在寻求新的投资过程当中,闻界首先要做出改变的姿态。
“想要我们怎么帮你?”
闻界的整体经营思路来说,除了成本大之外没什么其他的问题,走定制化服务差异路线,换电模式本质上跟快充实质上也不冲突。
哪怕快充再是进步,也不代表着换电没用了,用一个简单的形容来说,换电跟快充技术就像是充电宝跟插头数据线类似,两者都是可以并存的。
经营思路没问题,剩下的问题虽然很多,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当下短期之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召回事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消除车主的顾虑,这些李兵也都在做了。
好在车辆也不算多,损失虽然不小,但对于今年预亏超百亿的闻界来说,不到五亿的亏损真不算多。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拾投资者的信心,财报会议当日突然临时取消的电话会议,让闻界当日股价暴跌28%,给了投资者沉重的一击。
全年预计超百亿的亏损,跟李兵以后的日子比起来还真算不得什么,不过这是2019年,在投资逐渐收缩的年份里,一家新势力企业年超百亿的亏损额度,还是相当吓人的。
尤其是闻界已经上市了,想藏都藏不住,不像威马跟小朋,这两家亏得也挺惨的,但不需要像闻界这样公布详细的财报。
“首先肯定是电池方面了,这个我希望檀总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我们打算把这一批召回的车辆电池全部更换为跟尉来es8的同等级别电池组。”
闻界用的电池不都是由尉来提供的,而且他们跟特斯拉一样,只采购电芯,然后自己包装,这路子没什么毛病,但是目前来说闻界的技术还不达标,加上又没有完整的工厂以及产业链,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能力也不够强。
这也是导致他们电池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更换成与尉来高端车型上同级别的电池组,且全部由尉来负责,凭借着尉来在电池方面的领先技术,相信问题要少很多,另外今后在维修方面也可以跟尉来的渠道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虽然会增加不少的成本,但这是短期之内最好的办法。
尉来在5月18日第一次直播电池测试之后,又搞了两场分别针对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电池的测试,一次依旧是放在甬城总部,另外一次则安排在庐州电池工厂。
两次直播造成的社会效应没有第一次大,但是效果也不低,尤其是关于三元锂电池的碰撞实验,还是跟宁得时代联合的,噱头拉满。
“通过尉来电池组的使用,应该会最大限度的挽回这批车主的信心,希望檀总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电池。”
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李兵在其他方面各种钱,一场发布会就能够个好几千万,排场十足,但是在最重要的技术方面却不舍得这么大方。
“除了这批召回的车辆之外,我们还需要尉来提供一些电池的租赁服务,另外还想跟尉来合作建立起换电联盟,扩大换电网络的覆盖范围。”
想了想道:“没问题,我跟锦新那边说说,电池更换与租电的事儿可以确定下来,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我还要跟董事们讨论一下。”
这两年锂电池的原材料涨得比较厉害,尉来有成本优势,但也不能胡乱上产能,在欧洲工厂没有完全投入运营的情况下,锦新时代的电池生产都是有序的。
突然挤进来的订单,还是需要协调产能的,不过量不大的情况下,檀锦程还是可以直接就定下来的,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模式不错,对尉来的车主也是有好处的。
李兵是拿出诚意来了的。
“这是当然,谢谢檀总了,另外就是还想让檀总帮我跟庐州zf方面牵一牵线,帮我们做个中间人,我想跟他们好好的谈一谈。”
李兵松了口气,在拿到生产资质之后,他们太过于急于求成,加上金主们也想摆脱檀锦程对闻界的影响,还有就是经营思路上的一些出入,导致双方的关系越来越淡。
去年九月份闻界上市之后,巨量引擎就开始逐步减持闻界的股份,至如今手里剩下的股份已经所剩无几,彻底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可以说目前双方剩下的,也就是他跟檀锦程的一些私交了,檀锦程能够爽快的答应下来给他们“擦屁股”,更多的应该还是看在私交的份上。
锦新时代的电池从来都不缺卖,临时增加闻界这点产能,倒不如优先满足即将国产化的毛豆3,更何况他也知道尉来从今年开始执行的供应链双轨制,本身电池的需求就不小。
“你想在庐州建厂?引荐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能不能说动庐州zf还是要看你们自己啊,这个我无法做出什么承诺。”
当前闻界最缺的是什么?资金与技术肯定是第一位,但最重要的绝对不是这两点,而是政策。
为什么闻界的股价跌得这么惨,说到底还是因为沪市zf否决了他们的建厂方案,一家新兴车企最缺的就是地方zf的支持,没有了地方zf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
当年李兵把闻界的总部放在沪市,就是因为看中了沪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车企,而当时双方也确实渡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蜜月期。
直到特斯拉的出现。
而偏偏特斯拉的建厂,虽然说逃不脱上面的意志,但檀锦程从中牵线也确实是大大加快了特斯拉落户的进步,无论是沪市还是庐州,檀锦程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现在李兵着急是有些后悔太急于把檀锦程之于闻界的影响力给去除了,如果对方还是闻界的大股东,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李兵相信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舆论方面会好很多。
再看看小朋,几次融资不仅仅没有稀释巨量引擎的股份,反而让对方的持股从最初的10%上升至目前的12%,还有零跑汽车也是因为引入了巨量引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这两家走的路子正好跟闻界相反,如今都发展得红红火火。
威小闻,三大新势力的龙头企业,小朋原本是排最后的,但是现在再看看呢?小朋汽车已经宣布,他们的第一万辆纯电汽车将于6月18日在郑市工厂正式下线。
第一万辆量产车,威马用了321天,闻界用了345天,而小朋只用了188天。
销量方面,四月份小朋汽车交付2200辆,五月份这一数字来到了2704辆,连续两个月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截止到今年五月份,小朋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7500辆。
按照这个趋势,小朋汽车今年的交付量会在1.5万辆至2万辆之间,极有可能超过威马,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
在自建工厂方面,除了威马一开始就走的自建工厂的路子,同样是以代工方式来生产的小朋汽车,在c轮融资之后,也加快了建厂的速度。
肇庆工厂的建设速度明显增加,在超充站方面的建设,小朋也已经有了30座的规模,这些都是要远远快于闻界的。
不知不觉当中,风光无限的闻界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两家了。
李兵叹了口气道:“试一试吧,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就目前而言我还是最倾向于把工厂放在庐州的。”
被沪市直接否认工厂计划,对于闻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包括腾迅等很多投资人实际也是看在闻界有沪市zf政策的支持,但现在闻界就像是一个无根的浮萍。
多数新势力走的都是代工这条路,但是代工只是过渡,汽车跟手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想要把车子造好,最终还是必须要走自建工厂之路。
目前头部还有中部甚至于一些新势力的小品牌,都有自建工厂的计划,有了自建工厂之后的小朋,已经在开发第二款车型了,他们的第二款车型就是打算放在自家工厂里生产。
闻界要好好发展下去,自建工厂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庐州zf被定义为投资能力最强的地方zf之一,以投带引的模式,让庐州zf成功打造了多个产业集群,初期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及对于本土人工智企业科大讯飞的支持。
2007年用近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梭哈式的支持京东方更为经典,不仅仅成功的救活了京东方,也让庐州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京东方的成功也为庐州在2011年跟兆易创新合作成立长鑫存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在2016年在尉来以及江淮的基础上,正式打造的新能源产业链,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链更是让各地zf羡慕不已。
李兵就是看中了庐州方面的新能源产业链,闻界在庐州肯定是小弟级的,但是俗话说要想出人头地,跟对大哥最重要。
相信在庐州zf的支持,尉来这位新能源龙头的带领之下,闻界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但问题是,庐州会不会看得上闻界?
有能够跟特斯拉正面较量的尉来,有跟大众眉来眼去的江淮,被沪市方面抛弃的闻界会不会得到庐州zf在政策上,甚至于资金上的支持,是李兵不敢确定的。
最为关键的,要想得到庐州zf的支持,李兵知道,檀锦程的意见极为关键。
尉来的总部确确实实是在甬城,发展也以甬城为主,但要知道,当初尉来能够稳住阵脚,除了北仓区以及甬城市的全力支持之外,庐州方面的支持也极为关键。
锦新时代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营收一度接近于无,却拿着庐州市zf批的大段地块以及资金上的支持,被质疑成老乡骗老乡的项目,如果没有地方zf的全力支持,是很难支撑到最终见到成效的。
如今的锦新时代,已经成了庐州标志性的企业之一,虽然是尉来的子公司,但锦新时代之于庐州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本土企业,更何况尉来在动力电池方面的投入,也是围绕着庐州方面来布局,而不是以甬城为主。
跟京东方一样,锦新时代也被看成是庐州zf投资案例的典范之一。
某种意义上来说,锦新时代之于庐州,其地位已经不亚于连年表现不佳的亲爹江淮了,京东方的电视面板还有些被人诟病,但锦新时代可是切切实实的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檀总有想过再投资闻界吗?”
多年创业,经受过多重磨难的李兵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屈能伸,在意识到了腾迅,京冬等互联网投资机构除了给他带来钱,不能在汽车产业提供更多支持之外,他及时的醒悟过来。
在总结了小朋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自身带来的教训之后,李兵这一次带来的诚意,比檀锦程想象的还要大。
“怎么个投资法儿?”
对于李兵发出的投资邀请,檀锦程不置可否,这家伙自从造车之后,或许是见识到了资金的真正魅力,也或许是真正的野心暴露出来了,整个人跟在易车时的状态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闻界搞的那些小头,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眼睛,别看闻界亏得一批吊造,但李兵本人可是越来越有钱的,私下里以妻子名义成立的那些公司都是干什么的呢。
之前他懒得管,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新势力都有这个毛病,反正坑资本家的钱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话语权有限,说多了惹人烦,所以他选择了抽身而出。
反正闻界上市,解禁期结束之后,他的那些股份基本都抛售一空了,巨量引擎也没有亏钱。
换电模式实际没什么毛病,特斯拉当年也想走这个路线,消费者对于电车有着天然的续航焦虑,哪怕是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他们依然会有这种焦虑。
换电是解决里程焦虑过程当中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但是由一家新势力车企来主导,那困难就太大了。
首先是资金的问题,想要建更多的换电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自身没有造血能力的新势力,只能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这就导致李兵的股份必定会被稀释得越来越少,渐渐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低。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兵后期的一些骚操作,实际也还是在话语权渐渐被稀释之后的必然结果。
其次,换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车型必须要多,都卖不出去几辆车还怎么换电,其次就是电池规格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准,而这些都是新势力都不具备的。
没钱,车型不够多,没有自己的电池产业链,这些都是新势力搞换电的弱势。
但是这些,对于锦新时代都不是问题。
跟多家车企,多款车型合作,不缺资金,这些都是动力电池公司构建换电站的天然优势,一定意义上来说,哪怕是由尉来汽车来主导换电业务,都不如锦新时代。
快充+换电?
这个想法是真的不错,至少会在市值上给尉来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在快充技术没有完全突破还有电池形态没有改变的当下,闻界的换电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想说的是,肯定要有庐州zf的介入,至少要让他们在政策上支持我们,或者说其他的地方zf也行,这样闻界拿地拿贷款会方便很多。”
“当然,甬城市这边如果有意向也是可以的。”
从目前来看,要抱上尉来的大腿,把汽车工厂放在这两座城市是最好的,这两座城市是尉来布局最深的。
檀锦程点了点头,示意李兵继续说下去。
李兵的想法没错,闻界现在很缺钱,但更缺政策,有了政策不愁没有资金,如果他有能力自己说服庐州zf对闻界给予支持,甚至可以不用来找他。
因为到时候自有其他的投机者会投钱,闻界现在堪堪过20亿美刀的市值,还是很受资本眼馋的,拿下大部分股份带来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虽然风险也无限大,毕竟李兵都已经公开透露目前闻界的资金只够支撑半年了。
“假设由庐州zf来牵头,巨量还有其他的投资机构来解决闻界所需的建厂资金以及后续发展的资金,我们重新起步,闻界是有一个美好未来的。”
新势力企业当中,闻界独特的模式以及一直以来营造的高端形象,实际保证了它的生存基因,只要不自己作死,有足够的资金以及时间支持,闻界想要倒闭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时间,就是锦新时代介入换电的最大利器,由闻界去探路,做得好了自然是没什么问题,跟着一起挣钱,还能够加大对新势力的影响范围。
若是某一天闻界做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由锦新时代来接手其换电业务?
哪怕是有一天,快充技术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或者是电池的形态改变了,那檀锦程也能够保证在这之前抽身而出,整体来说对于他还有巨量引擎亦或是锦新时代来说,都是一笔风险不算很大的投资。
这笔投资,值得搞,但前提是李兵要改变,之前那些套路,他不可能再无视了。
“可以考虑,但如果投资的话,我需要更多的话语权;闻界在改变,但还是不够。”
这是送上门的肉,没道理不吃。
“需要哪一些改变?还请檀总给出一些建议。”
既然是送上门了,李兵自然是做好了被宰一刀的打算,但是眼下他确实也没有太多其他的办法了,没有谁比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的檀锦程更适合于现今的闻界了。
他不至于天真的以为仅凭二人的私交就能够让檀锦程无条件的支持。
(本章完)
在制定et5宣传计划之前,檀锦程迎来了一个意外又不算意外的来客。
“兵哥,你们今年可算是够衰的啊。”
沪市分部,李兵等了足足一整天,才见到檀锦程,虽然檀锦程的态度一如既往,以往二人之间像今天这种开场式的调侃不少,但此时此刻他总觉得有些刺耳。
曾几何时,他想要见这位“小老弟”,何时需要像现在这样等上一整天。
“确实算得上是流年不利啊,要说36,早就已经过去了啊。”
从三月份开始,闻界m9就连续发生自燃事件,近两个月之内又是连续发生了三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负面影响依旧是把李兵给搞得焦头烂额。
目前闻界的公关部门已经正式启动召回程序了,4803辆闻界m9,截止到八月底之前全部召回,重新免费更换电池组以及升级安全方案。
按照预估,这一次召回行动会给闻界带来超过4.8亿元的损失,最重要的是品牌的信任危机,恐怕短时间之内要经受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
“没出什么大的事故就好,召回也是体现企业态度的一种形式,我们之前不也有召回的嘛。”
汽车召回事件,一直是贯穿着大大小小主机厂商的,大面积召回事件对于企业的影响肯定是不小的,但只要后续产品力以及服务都跟上,影响是可以慢慢消化掉的。
看看日系的品牌,前些年的召回事件可是覆盖全球范围内的,这几年还不是缓过来了。
说起来特斯拉毛豆3国产化,最大的冲击还不是尉来,byd这样的传统新能源车企,而是新势力品牌,原本在跟传统车企竞争当中就不占优势的他们,又要面对着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其中最先感受到压力的,绝对就是今年最倒霉的李兵了。
特斯拉建厂,第一个连锁反应就是沪市方面直接取消了闻界的建厂计划,把全部资源都投入到特斯拉身上,这直接引发了闻界大量投资者的质疑以及集体诉讼。
三月份至五月份,三个月的交易时间,闻界股价暴跌70%,目前的股价已经不足两美刀了,相较于上市之后的最高点13.8美刀,跌幅几近90%。
市值也只是堪堪过20亿美刀,还没有闪驰科技的市值高。
“闻界现在需要一个白衣骑士,不知道檀总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能不能帮助帮助我们。”
李兵是上门救援的,他也大概了解檀锦程的性格,没有必要拐弯抹角的了。
交付量下滑,财务危险,产品安全,竞争压力,一系列的问题,让闻界成了新势力头部三巨头当中,第一家掉队的企业,也是三巨头当中最先被质疑倒闭的车企。
前期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狼狈,用头皮发麻来形容此时的李兵,一点都不为过。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闻界的问题比想象当中要严重得多,再不解决包括资金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闻界是真的撑不过今年。
生死攸关的当下,闻界的内部已经在开始改变了,最先就是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入手,大幅削减运营开支,包括将一线城市员工出差酒店标准从900元降至400元,推行扁平化管理等等。
另外管理层也开始着手变动了,郑显聪将会在今年年底离职,在寻求新的投资过程当中,闻界首先要做出改变的姿态。
“想要我们怎么帮你?”
闻界的整体经营思路来说,除了成本大之外没什么其他的问题,走定制化服务差异路线,换电模式本质上跟快充实质上也不冲突。
哪怕快充再是进步,也不代表着换电没用了,用一个简单的形容来说,换电跟快充技术就像是充电宝跟插头数据线类似,两者都是可以并存的。
经营思路没问题,剩下的问题虽然很多,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当下短期之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召回事件,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消除车主的顾虑,这些李兵也都在做了。
好在车辆也不算多,损失虽然不小,但对于今年预亏超百亿的闻界来说,不到五亿的亏损真不算多。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拾投资者的信心,财报会议当日突然临时取消的电话会议,让闻界当日股价暴跌28%,给了投资者沉重的一击。
全年预计超百亿的亏损,跟李兵以后的日子比起来还真算不得什么,不过这是2019年,在投资逐渐收缩的年份里,一家新势力企业年超百亿的亏损额度,还是相当吓人的。
尤其是闻界已经上市了,想藏都藏不住,不像威马跟小朋,这两家亏得也挺惨的,但不需要像闻界这样公布详细的财报。
“首先肯定是电池方面了,这个我希望檀总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我们打算把这一批召回的车辆电池全部更换为跟尉来es8的同等级别电池组。”
闻界用的电池不都是由尉来提供的,而且他们跟特斯拉一样,只采购电芯,然后自己包装,这路子没什么毛病,但是目前来说闻界的技术还不达标,加上又没有完整的工厂以及产业链,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能力也不够强。
这也是导致他们电池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更换成与尉来高端车型上同级别的电池组,且全部由尉来负责,凭借着尉来在电池方面的领先技术,相信问题要少很多,另外今后在维修方面也可以跟尉来的渠道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虽然会增加不少的成本,但这是短期之内最好的办法。
尉来在5月18日第一次直播电池测试之后,又搞了两场分别针对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电池的测试,一次依旧是放在甬城总部,另外一次则安排在庐州电池工厂。
两次直播造成的社会效应没有第一次大,但是效果也不低,尤其是关于三元锂电池的碰撞实验,还是跟宁得时代联合的,噱头拉满。
“通过尉来电池组的使用,应该会最大限度的挽回这批车主的信心,希望檀总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电池。”
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李兵在其他方面各种钱,一场发布会就能够个好几千万,排场十足,但是在最重要的技术方面却不舍得这么大方。
“除了这批召回的车辆之外,我们还需要尉来提供一些电池的租赁服务,另外还想跟尉来合作建立起换电联盟,扩大换电网络的覆盖范围。”
想了想道:“没问题,我跟锦新那边说说,电池更换与租电的事儿可以确定下来,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我还要跟董事们讨论一下。”
这两年锂电池的原材料涨得比较厉害,尉来有成本优势,但也不能胡乱上产能,在欧洲工厂没有完全投入运营的情况下,锦新时代的电池生产都是有序的。
突然挤进来的订单,还是需要协调产能的,不过量不大的情况下,檀锦程还是可以直接就定下来的,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模式不错,对尉来的车主也是有好处的。
李兵是拿出诚意来了的。
“这是当然,谢谢檀总了,另外就是还想让檀总帮我跟庐州zf方面牵一牵线,帮我们做个中间人,我想跟他们好好的谈一谈。”
李兵松了口气,在拿到生产资质之后,他们太过于急于求成,加上金主们也想摆脱檀锦程对闻界的影响,还有就是经营思路上的一些出入,导致双方的关系越来越淡。
去年九月份闻界上市之后,巨量引擎就开始逐步减持闻界的股份,至如今手里剩下的股份已经所剩无几,彻底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可以说目前双方剩下的,也就是他跟檀锦程的一些私交了,檀锦程能够爽快的答应下来给他们“擦屁股”,更多的应该还是看在私交的份上。
锦新时代的电池从来都不缺卖,临时增加闻界这点产能,倒不如优先满足即将国产化的毛豆3,更何况他也知道尉来从今年开始执行的供应链双轨制,本身电池的需求就不小。
“你想在庐州建厂?引荐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能不能说动庐州zf还是要看你们自己啊,这个我无法做出什么承诺。”
当前闻界最缺的是什么?资金与技术肯定是第一位,但最重要的绝对不是这两点,而是政策。
为什么闻界的股价跌得这么惨,说到底还是因为沪市zf否决了他们的建厂方案,一家新兴车企最缺的就是地方zf的支持,没有了地方zf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
当年李兵把闻界的总部放在沪市,就是因为看中了沪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车企,而当时双方也确实渡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蜜月期。
直到特斯拉的出现。
而偏偏特斯拉的建厂,虽然说逃不脱上面的意志,但檀锦程从中牵线也确实是大大加快了特斯拉落户的进步,无论是沪市还是庐州,檀锦程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现在李兵着急是有些后悔太急于把檀锦程之于闻界的影响力给去除了,如果对方还是闻界的大股东,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李兵相信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舆论方面会好很多。
再看看小朋,几次融资不仅仅没有稀释巨量引擎的股份,反而让对方的持股从最初的10%上升至目前的12%,还有零跑汽车也是因为引入了巨量引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这两家走的路子正好跟闻界相反,如今都发展得红红火火。
威小闻,三大新势力的龙头企业,小朋原本是排最后的,但是现在再看看呢?小朋汽车已经宣布,他们的第一万辆纯电汽车将于6月18日在郑市工厂正式下线。
第一万辆量产车,威马用了321天,闻界用了345天,而小朋只用了188天。
销量方面,四月份小朋汽车交付2200辆,五月份这一数字来到了2704辆,连续两个月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截止到今年五月份,小朋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7500辆。
按照这个趋势,小朋汽车今年的交付量会在1.5万辆至2万辆之间,极有可能超过威马,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
在自建工厂方面,除了威马一开始就走的自建工厂的路子,同样是以代工方式来生产的小朋汽车,在c轮融资之后,也加快了建厂的速度。
肇庆工厂的建设速度明显增加,在超充站方面的建设,小朋也已经有了30座的规模,这些都是要远远快于闻界的。
不知不觉当中,风光无限的闻界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两家了。
李兵叹了口气道:“试一试吧,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就目前而言我还是最倾向于把工厂放在庐州的。”
被沪市直接否认工厂计划,对于闻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包括腾迅等很多投资人实际也是看在闻界有沪市zf政策的支持,但现在闻界就像是一个无根的浮萍。
多数新势力走的都是代工这条路,但是代工只是过渡,汽车跟手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想要把车子造好,最终还是必须要走自建工厂之路。
目前头部还有中部甚至于一些新势力的小品牌,都有自建工厂的计划,有了自建工厂之后的小朋,已经在开发第二款车型了,他们的第二款车型就是打算放在自家工厂里生产。
闻界要好好发展下去,自建工厂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庐州zf被定义为投资能力最强的地方zf之一,以投带引的模式,让庐州zf成功打造了多个产业集群,初期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及对于本土人工智企业科大讯飞的支持。
2007年用近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梭哈式的支持京东方更为经典,不仅仅成功的救活了京东方,也让庐州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
京东方的成功也为庐州在2011年跟兆易创新合作成立长鑫存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在2016年在尉来以及江淮的基础上,正式打造的新能源产业链,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链更是让各地zf羡慕不已。
李兵就是看中了庐州方面的新能源产业链,闻界在庐州肯定是小弟级的,但是俗话说要想出人头地,跟对大哥最重要。
相信在庐州zf的支持,尉来这位新能源龙头的带领之下,闻界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但问题是,庐州会不会看得上闻界?
有能够跟特斯拉正面较量的尉来,有跟大众眉来眼去的江淮,被沪市方面抛弃的闻界会不会得到庐州zf在政策上,甚至于资金上的支持,是李兵不敢确定的。
最为关键的,要想得到庐州zf的支持,李兵知道,檀锦程的意见极为关键。
尉来的总部确确实实是在甬城,发展也以甬城为主,但要知道,当初尉来能够稳住阵脚,除了北仓区以及甬城市的全力支持之外,庐州方面的支持也极为关键。
锦新时代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营收一度接近于无,却拿着庐州市zf批的大段地块以及资金上的支持,被质疑成老乡骗老乡的项目,如果没有地方zf的全力支持,是很难支撑到最终见到成效的。
如今的锦新时代,已经成了庐州标志性的企业之一,虽然是尉来的子公司,但锦新时代之于庐州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本土企业,更何况尉来在动力电池方面的投入,也是围绕着庐州方面来布局,而不是以甬城为主。
跟京东方一样,锦新时代也被看成是庐州zf投资案例的典范之一。
某种意义上来说,锦新时代之于庐州,其地位已经不亚于连年表现不佳的亲爹江淮了,京东方的电视面板还有些被人诟病,但锦新时代可是切切实实的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檀总有想过再投资闻界吗?”
多年创业,经受过多重磨难的李兵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屈能伸,在意识到了腾迅,京冬等互联网投资机构除了给他带来钱,不能在汽车产业提供更多支持之外,他及时的醒悟过来。
在总结了小朋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自身带来的教训之后,李兵这一次带来的诚意,比檀锦程想象的还要大。
“怎么个投资法儿?”
对于李兵发出的投资邀请,檀锦程不置可否,这家伙自从造车之后,或许是见识到了资金的真正魅力,也或许是真正的野心暴露出来了,整个人跟在易车时的状态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闻界搞的那些小头,怎么可能逃得过他的眼睛,别看闻界亏得一批吊造,但李兵本人可是越来越有钱的,私下里以妻子名义成立的那些公司都是干什么的呢。
之前他懒得管,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新势力都有这个毛病,反正坑资本家的钱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话语权有限,说多了惹人烦,所以他选择了抽身而出。
反正闻界上市,解禁期结束之后,他的那些股份基本都抛售一空了,巨量引擎也没有亏钱。
换电模式实际没什么毛病,特斯拉当年也想走这个路线,消费者对于电车有着天然的续航焦虑,哪怕是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他们依然会有这种焦虑。
换电是解决里程焦虑过程当中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但是由一家新势力车企来主导,那困难就太大了。
首先是资金的问题,想要建更多的换电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自身没有造血能力的新势力,只能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这就导致李兵的股份必定会被稀释得越来越少,渐渐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低。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兵后期的一些骚操作,实际也还是在话语权渐渐被稀释之后的必然结果。
其次,换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车型必须要多,都卖不出去几辆车还怎么换电,其次就是电池规格必须要有自己的标准,而这些都是新势力都不具备的。
没钱,车型不够多,没有自己的电池产业链,这些都是新势力搞换电的弱势。
但是这些,对于锦新时代都不是问题。
跟多家车企,多款车型合作,不缺资金,这些都是动力电池公司构建换电站的天然优势,一定意义上来说,哪怕是由尉来汽车来主导换电业务,都不如锦新时代。
快充+换电?
这个想法是真的不错,至少会在市值上给尉来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在快充技术没有完全突破还有电池形态没有改变的当下,闻界的换电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想说的是,肯定要有庐州zf的介入,至少要让他们在政策上支持我们,或者说其他的地方zf也行,这样闻界拿地拿贷款会方便很多。”
“当然,甬城市这边如果有意向也是可以的。”
从目前来看,要抱上尉来的大腿,把汽车工厂放在这两座城市是最好的,这两座城市是尉来布局最深的。
檀锦程点了点头,示意李兵继续说下去。
李兵的想法没错,闻界现在很缺钱,但更缺政策,有了政策不愁没有资金,如果他有能力自己说服庐州zf对闻界给予支持,甚至可以不用来找他。
因为到时候自有其他的投机者会投钱,闻界现在堪堪过20亿美刀的市值,还是很受资本眼馋的,拿下大部分股份带来的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
虽然风险也无限大,毕竟李兵都已经公开透露目前闻界的资金只够支撑半年了。
“假设由庐州zf来牵头,巨量还有其他的投资机构来解决闻界所需的建厂资金以及后续发展的资金,我们重新起步,闻界是有一个美好未来的。”
新势力企业当中,闻界独特的模式以及一直以来营造的高端形象,实际保证了它的生存基因,只要不自己作死,有足够的资金以及时间支持,闻界想要倒闭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时间,就是锦新时代介入换电的最大利器,由闻界去探路,做得好了自然是没什么问题,跟着一起挣钱,还能够加大对新势力的影响范围。
若是某一天闻界做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由锦新时代来接手其换电业务?
哪怕是有一天,快充技术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或者是电池的形态改变了,那檀锦程也能够保证在这之前抽身而出,整体来说对于他还有巨量引擎亦或是锦新时代来说,都是一笔风险不算很大的投资。
这笔投资,值得搞,但前提是李兵要改变,之前那些套路,他不可能再无视了。
“可以考虑,但如果投资的话,我需要更多的话语权;闻界在改变,但还是不够。”
这是送上门的肉,没道理不吃。
“需要哪一些改变?还请檀总给出一些建议。”
既然是送上门了,李兵自然是做好了被宰一刀的打算,但是眼下他确实也没有太多其他的办法了,没有谁比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的檀锦程更适合于现今的闻界了。
他不至于天真的以为仅凭二人的私交就能够让檀锦程无条件的支持。
(本章完)